新快报讯 6 月 8 日 -11 日,第 24 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南方会)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院士等院士,与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知名心血管专家参会。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打造学术盛宴
9 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中国工程院院士韩雅玲、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中国工程院刘德培、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与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知名心血管专家、领导一起参与并见证了第 24 届南方会召开。
共谋心血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计
作为南方会的 " 老朋友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表示,自己是这个会议的见证者、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历届会议上向各位同道学到了不少的关于心血管预防、治疗、康复的知识。
院士们开讲分享学术前沿新科技
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庄建教授、吴书林教授、张智伟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心血管国际医学论坛顺势启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首先结合大数据时代,数据在疾病防控的重要作用,带来 " 大数据时代疾病防控 " 的主题分享。北部战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从其牵头开展的原创研究出发,为在场专家梳理了冠心病抗栓治疗新进展以及我国心血管医生在其中的探索。
南方科技大学顾东风院士立足人工智能工具的应用,展望了人工智能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林延龄教授同样关注到人工智能对医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以 " 从欧氏到人工智能医学 " 为题,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疾病诊疗中的发展历程。
相比往届,本次大会新增多个论坛,对当下医疗热点和技术前沿的探究与追踪,包括心血管外科基础与临床转化医学高峰论坛、微创腔镜瓣膜手术培训班、结构性心脏病论坛暨手术演示会(成人)、代谢性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论坛等。
教授们解读先心病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此次会议团聚全国先心病领域的专家,设置了胎儿心脏病诊治论坛暨妊娠合并心脏病及胎儿先心病学习班、小婴儿体外循环论坛、小儿 ECMO、小儿心脏病学论坛、小儿结构性心脏病论坛、成人先心病论坛,从胎儿到儿童、再到成人,对先心病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解读。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罗建方教授表示,随着老龄化的到来,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对结构性心脏病诊疗的探索成为当下心血管领域的热点。记者了解到,此次南方会首次设置结构性心脏病论坛暨手术演示会。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郝黎 张蓝溪 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