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黄埔将打造遍地开花的公园体系,让社区实现推窗见绿、抬脚进园。"6 月 9 日上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高质量打造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推进会暨全区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绿美黄埔生态建设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并听取全区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工作情况通报和职能局、街道代表发言。会上,黄埔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如此描绘未来的 " 绿美黄埔 "。会议还邀请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唐孝祥教授作专题辅导。
九大特色行动:打造 4 条主题环线构建 " 三脉一湾 "
去年 12 月,黄埔区印发《推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提出 " 九大特色行动计划 ",包括 1 个百(百大公园打造)、3 个千(千里路网建设、千颗古树保护、千年文脉保护)、5 个城(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园业融城、智慧兴城、安全筑城),积极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实践,打造公园城市典范标杆。目前,该区已完成编制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方案 43 个,建成口袋公园 35 个,建成 " 连城森邻道 "72 公里、新增京广协同项目、广汕路沿线等城市绿地 28.8 万平方米。
会上,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该区将把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生态黄埔的总牵引,深入实施 " 九大特色行动 ",高质量打造全市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 我们深入实施‘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及‘千里路网’行动,将青山、碧水、美园串珠成链、联网成片,让城市与绿色交织共生,建设有机生长、宜居宜业、和谐共生的全域公园城市。" 黄埔区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该区将加快湿地公园、农业公园、森林公园等 " 多园 " 建设,年底前建成 20 个社区公园,20 个口袋公园。此外,该区还将推进提升 26 个桥下空间、11 个高快速路出入口及区界环境整治工作,塑造更多具有公园功能的复合型绿色空间。" 我们将推动黄埔城市公园增量提质,让社区实现推窗见绿、抬脚进园。"
据悉,该区多途径推进增园添绿,构建山水林田湖城一体的生态基础,形成 " 城在园中,家在园中 " 的城市面貌。打造环环相扣的绿色廊道,聚焦黄埔北部帽峰山区域绿地以及南部 " 珠江 - 东江 " 河涌 " 两核 ",在科城锦绣等重点区域构建片状公园环线系统,结合区内 84 条河涌河流,打造贯通全区的碧道骨干体系,建设滨水休闲步道和便捷惠民的水岸公园,建好智慧知识环、锦绣科创环、碧湾古港环、未来生科环 4 条主题环线,初步构建 " 三脉一湾 " 雏形。
"1+8" 工程:" 一街一品 " 推动绿美黄埔示范带动
同时,该区还将道串联提升,建设林荫道 17 条,着力营造可畅行、可亲水、可共享的河岸生活空间。打造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重点打造海丝文化、红色文化、香雪文脉、科技文化、创新新建绿道、碧道 23 公里,徒步径 71 公里,统筹推进 620 公里绿道串联提升,重点打造海丝文化、红色文化、香雪文脉、科技文化、创新文化 5 条人文科创特色主题游径,创造多元化黄埔公园城市魅力名片。
位于黄埔区长岭街的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广东省首条国家步道,目前完成了超过 60 公里的建设,贯连长岭北部,今年举办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联赛,吸引近千名 " 跑友 " 参赛。
据悉,今年,黄埔区将全力落实绿美广州 "1+8" 工程建设任务,其中,1 为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工程;8 为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同时,各街镇都将建设一条林荫大道,形成 " 一街一品 "。
环境留企:全力打造幸福河湖先进典型
近年来,黄埔区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林长制,构建 " 河湖长 + 河长制办公室 + 职能部门 + 基层河湖管护队伍 " 的全覆盖河湖管理体系,实现全区河湖 " 见河长 "" 见湖长 ",绿水青山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南岗河入选水利部首批 " 幸福河湖 " 建设项目。
会上,黄埔区提出全力打造幸福河湖的先进典型。该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 年完成推进水务工程项目 51 个,完成投资 15.8 亿元,构建黄埔区安全、生态、韧性城市水务基础设施。
据悉,下一步,该区将深入推进 " 散乱污 " 场所、涉水违建整治," 一口一策 " 推进入河排污口分类整治。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今年底累计完成 12 条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全区建成区排水单元达标攻坚工作基本完成,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超 95%,加快推进鱼珠湾水闸等 36 个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刘丽春 李剑锋 吴伯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