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9 日,苏州金融和企业界再次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光伏组件巨头企业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阿特斯 ")在上交所科创板鸣锣上市,苏州迎来了第 50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
50 家意味着什么?不妨先看一下数据:目前全国科创板上市企业 500 余家,江苏占 103 家,苏州 50 家占江苏近半、占全国近 1/10,即 10 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就有 1 家来自苏州。
显然,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撑起了全省半壁江山,并在全国科创领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 苏州板块 "。这不禁让人想知道,苏州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前三
时间倒回到 2019 年 7 月 22 日,这一天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件大事——科创板正式开市交易,而科创板第一股 "688001" 正是来自苏州的华兴源创,并且在首批 25 家上市公司中就有 3 家来自苏州。
如今,苏州科创板之林愈发郁郁葱葱,在数量上仅次于上海(82)、北京(71)两座城市。" 苏州不仅是制造业产业高地,更是处于不断成长的资本市场高地。"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南京大学)苏州研究中心,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徐天舒告诉记者,科创领域的 " 苏州板块 " 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 苏州板块 " 有什么特征?现代快报记者统计了苏州这 50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结果显示: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情况来看,有 23 家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其中电子核心产业占了 16 家,有 9 家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企业,生物产业企业、新材料产业企业各为 7 家,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硬科技 " 成色逐步显现,且与苏州四大主导产业高度吻合,与当前资本市场改革侧重扶持的行业导向相一致。
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犹如快速行驶的大船,不仅自身能量巨大,还会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在多个面向科技前沿的硬科技领域,苏州这 50 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汇聚了一批涉及各产业链环节、多应用场景的创新企业,在促进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中更进一步,逐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提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100% 是高新技术企业、80% 曾入选瞪羚计划企业、18% 入选苏州独角兽培育企业、70% 获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资质。截至今年 5 月末,苏州科创板上市企业 IPO 融资总金额达 562 亿元,总市值 4577 亿元。华兴源创、广大特材、绿的谐波、固德威等企业牵头建立了产学研研究中心,天准科技、江苏北人、泽璟制药 -U、敏芯股份、纳微科技等企业积极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为产业升级与技术革新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的阿特斯不仅是苏州科创板上市的第 50 家企业,也是苏州高新区第 30 家上市企业,而且苏州高新区上市后备企业中已有近 20 家处于上市进程中,成为未来 " 苏州板块 " 发展的重要力量。
" 苏州板块 " 背后是一片滋养科技企业发展的沃土
描述 " 最强地级市 " 苏州的维度有很多,其中一组重要数据是 "246":全市生产总值约占全国 GDP 的 2%,目前苏州境内 A 股上市公司数约占全国 4%,2020 年以来苏州新增境内 A 股上市公司数约占全国 6%。
经济总量、上市公司存量和增量的 "246" 说明了苏州的经济发展活力,而科创板 " 苏州板块 " 的不俗表现,是全市科创产业在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其背后有着苏州近年颇具前瞻的发展布局,以及一片滋养科技企业发展的沃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深入实施 " 育林计划 " 和 " 参天计划 ",打造支持科创企业运用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生态。
一是持续迭代优化政策。科创板设立之初,苏州就出台了《苏州市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培育计划》《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去年 4 月,在《苏州市金融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的工作意见》中苏州明确提出实施 " 育林计划 "" 参天计划 ",对优质科创型、创新型企业从 " 上市培育 " 到 " 上市后做优做强 " 提供全周期的政策扶持。《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和《苏州市促进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5 年)》细化了 " 育林计划 "" 参天计划 " 的实施路径,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支持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作用。
二是共筑培育服务矩阵。近年来,苏州与上交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多次升级战略合作协议。2019 年双方共建上交所苏南基地,依托 " 基地 + 服务站 " 等机制,联合开展企业走访、座谈等,主动服务拟上市企业。2020 年,双方共建科创板企业培育中心(苏南),以班级制、全程式、体系化的综合服务助力创新创业人才认识资本市场、借势资本市场,继而主动拥抱资本市场。同时,充分运用上交所 " 市场服务周 "" 科创沙龙 "" 走进上交所 " 等品牌活动开展全面对接,进一步搭建资本市场与苏州实体经济互联互通的桥梁。
三是打造产业资本高地。股权投资的价值发现功能,是串联产业创新要素的重要环节。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股权投资持续高质量发展,围绕集聚关键金融要素、招引扩大基金规模,积极构筑资本围绕产业深度融合的资本生态体系。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苏州已成为全国股权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当前苏州科创板公司上市前股权结构显示,前十大股东中平均有 6 个为股权投资机构,平均持有公司 44.6% 股权。截至 2022 年年末,苏州市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 461 家,全省占比 36%,位居全省第一,管理各类备案基金产品 2078 只,管理基金总规模(净资产)近 4800 亿元;注册在苏州的备案基金 2000 余只,合计认缴规模 8000 多亿元。
专家:苏州的工业基础和金融服务是强大的支撑保障
" 苏州大量企业的上市是苏州 40 多年来,从乡镇企业到外资企业到民营高科技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制造业的结果。" 徐天舒表示,强大的工业基础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苏州本地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保障作用。
徐天舒表示,孵化和催生上市公司,城市政府需要重点做好一系列工作,包括打造 " 银行 + 财政 " 联动,发挥风险补偿资金池兜底作用,比如苏州各产业园区内的企业服务中心针对企业不同的贷款主题,设计了多种由共同风险补充资金池担保的银行低息贷款产品。
此外是 " 产业 + 基金 " 联动,积极培育先导产业,比如苏州以市区两级国有金融控股集团为主导创建直投基金,并联合国内知名风险投资公司以混合所有制形式创建母基金,吸引了大量产业引导基金、产业并购基金、创新产业基金、创业投资基金。
徐天舒表示,在发展过程中营商环境极为重要," 苏州各委办局专门设立了产业推进的职能处室,例如苏州市工信局设立了医药产业处、智能制造处和信息化推进处,园区经发委设立了产业发展促进处等;苏州设立了大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政策计算器服务,将惠企政策被动申报变为主动的政务服务。这些都是具有苏州特色的做法。"
" 苏州的实践经验,可以说逐步完善了当前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建立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适合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徐天舒说。
现代快报 + 记者 熊平平 高达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校对 许元华 编辑 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