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机构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及全球 PC 市场出货量仍在下滑,预计年内很难恢复增长趋势。PC 寒冬延续近一年,头部大厂日子也不好过。它们的应对之策则是抓紧研发新品,为用户提供新的刺激。
这一边,"PC 霸主 " 联想在 6 月 6 日召开 " 商用为本 · 2023 联想商用产品发布会 ",一口气推出 X7、X5 和 X3 等系列新品;另一边,在被 Vision Pro 抢尽风头的 WWDC 上,苹果 Mac 也推出了三款新品,覆盖各个价位。再往前数,5 月的华为春季发布会上,PC 同样占据了重要戏份。
新品救市,是 PC 厂商的惯用做法。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理性消费成为主流、换机周期被不断拉长,新品能不能唤起消费者的兴趣尚是未知。靠新品拯救出货量这个老招式能否奏效,也需要更多时间检验。
(图片来自 UNsplash)
从 " 商用为本 " 的发布会主题中就能看出,联想的火力瞄准商用领域。除了昭阳笔记本品牌的 X7、X5 和 X3 三个系列的新品外,理想还带来了 ThinkCentre M 大师系列高端商用台式机和 ThinkStation P 系列高端工作站等新品,全力加码商用本。
其中,昭阳系列是联想商用 PC 产品线的王牌,此次推出的 X7、X5 和 X3 系列分别瞄准高端旗舰、中高端和入门级市场。作为高端旗舰机型的 X7 系列号称拥有业内最强性能配置,全系搭载英特尔酷睿 H 系列标压处理器和联想的 " 风刃 " 散热系统,性能确实值得信赖。
在昭阳 X7 系列之外,ThinkCentre M 大师系列商用台式机也聚焦高端市场,以高性能为主要卖点。根据官方参数,此次全新发布的 M9 和 M7 系列产品搭载英特尔 13 代酷睿处理器,性能比上一代产品提升 22%,可广泛应用于零售、酒店等行业,有充足的算力处理日常商品、客户数据。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C 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换机意愿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发力商用 PC 市场,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加上手机等业务被撤,联想更需要巩固 PC 这个基本盘。最新财报显示,上一财年联想 PC 业务收入占比仍超过 60%,核心地位无法动摇。
从渗透率来看,商用 PC 市场的增长空间确实不小,联想作为头部厂商也值得被高看一线。
IDC 的报告就指出,2020 年下半年是商用 PC 爆发式增长的起点,正好对应疫情后兴起的远程办公潮流。过去两年商用 PC 市场规模均保持正增长,在去年三季度创下连续七个季度出货量超 8000 万台的纪录,预计 2020-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5%。
这个增长率乍一看不算突出,但要是和五连降的全球 PC 出货量比起来,商用 PC 已经是最争气的一个分支了。也是在 2020 年后,联想不断加码商用 PC 业务,新品一个接一个,在高端市场建立了强大的统治地位。
在 6 月 6 日的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区大客户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表示,联想未来会围绕三大价值标准:更好的产品体验、更低的 TCO 成本和更佳的绿色环保,打造更多优质商用 PC 产品,并努力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疫情逐渐平复,远程办公带来的需求红利也在减少,这对商用 PC 市场是一个考验。
疫情后的 PC 出货量巅峰是 2021 年四季度,达到 9270 万台,2021 年全年的出货量则达到 3.49 亿台,同比增长 14.8%,创近十年新高。但到了 2022 年,情况急转直下,PC 一下子从顶峰坠落谷底。近段时间,国内外已有诸多大型企业要求员工回到公司办公,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比如 Meta 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到岗 3 天,扎克伯格本人也曾表示办公室办公比远程办公更加高效,马斯克则在推特上表示大多数员工选择远程办公是 " 不切实际的 "。
当然,联想敢花大力气研发商用系列新品、拉长战线,得益于其份额优势。在 C 端消费市场,联想地位无忧、上升空间也有限,只能换条赛道找突破口。但对于其他 PC 厂商来说,C 端消费市场仍是重点——比如同样在近期发布重磅新品的苹果和华为。
从苹果财报中也能看出,Mac 过去几个季度收入并不理想,库克等高层想必也很焦急。
苹果 CFO 皮特 · 奥本海默在去年四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曾预计 Mac、iPad 的销售额将在一季度下降两位数,可见苹果高层对这两项业务的处境有清晰认知。果不其然,一季度财报显示,Mac 业务收入为 71.68 亿美元,同比减少 31%,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这还是建立在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市场营收创新高的基础上。由此可以推断,美国、中国、欧洲等主要市场表现相当糟糕。
目前,Mac 产品线在苹果总营收中的占比则仅录得 7.6%,和 7.03% 的 iPad 一样愈发边缘化,千斤重的担子都得压在 iPhone 身上。WWDC 上发布的 Mac 新品,则承载着苹果翻盘的希望。
虽然被 Vision Pro 抢尽风头,但 Mac 系列新品也是苹果 WWDC 的重头戏。在前期预热中,人气最高的新品是 15 英寸版 MacBook Air,这也是苹果史上最大尺寸 MacBook Air,预计下周正式上市,起售价为 1299 美元。
这款新品之所以备受 " 果粉 " 期待,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 MacBook Air 系列一直坚守 13 英寸这条底线,有大屏需求的用户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 MacBook Pro 系列。屏幕更大、价格更合理的 15 英寸 MacBook Air 到来,当然是这部分 " 果粉 " 的福音。
不过除了尺寸之外,新款 MacBook Air 其实没有太多创新,外观设计、处理器性能甚至接口数量都和上一代产品如出一辙。和更高端的 MacBook Pro 系列相比,MacBook Air 屏幕没有高刷和 HDMI 端口等问题也一直受到诟病。这款新品在下周正式上市后能否带动 Mac 出货量增长,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反倒是抢在苹果之前发布新品的华为,近期业绩进步更大。今年一季度,华为在国内 PC 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 34.1% 至 95.2 万台,超过惠普和戴尔位列第二,仅次于以 325.4 万台出货量遥遥领先的联想。这是华为时隔三年再次重返国内市场前三,对于动荡中的华为消费者业务来说如同一剂强心针。
和苹果相比,华为技术上难言优势,产品线也不及联想那么丰富、品牌号召力更是差了一大截。华为能在市场持续萎缩的不利情况下追上来,靠的是差异化标签和终端生态。
对比苹果新款 Mac 和华为春季发布会上公布几款新品,也可以看到两家厂商的战略差异。华为这边一口气推出了 MateBook 14、MateBook 14s、MateBook X Pro、MateBook E 和 MateBook 16s 等多款新品,分别面向商务人士、学生等不同群体,但都抓住轻薄和高性能这两个主要卖点。
无论是大屏产品 MateBook 16s,还是主打专业高性能的 MateBook 14s,轻薄、便于携带都是关键词,甚至已经成为华为 PC 产品的标签。在终端生态方面,华为 PC 支持不同设备跨端互联,和显示器、打印机、一体机等不同设备构成一个超级终端。
从出货量、市场份额来看,华为、苹果距离联想都还有很大差距,一时半会儿很难追上。但从近期动态可以看出,它们并不愿意一直当配角。对联想来说,竞争压力如影随形,丝毫不容松懈。
整体来说,联想、华为、苹果这几家大厂动作频繁,PC 市场也十分热闹。但冷静下来看看那可怜的数据,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还是对市场的未来和这几家大厂的新品销量持谨慎态度。
同样来自 IDC 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 PC 出货量同比下降 29% 至 5670 万台,跌幅较去年同期高出 24 个百分点。联想在全球市场同样独占鳌头,市场份额达到 22.4%,但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大跌了 30.3%,前五名厂商无一例外全部下滑。联想 CEO 杨元庆也承认,现在是 " 智能设备市场最艰难的时刻 "。
在 IDC、Gartner 等多家机构的报告中都提到出货量下滑的原因,部分和客观环境有关,比如全球经济下行、通胀高企造成的购买力下滑。可是在此之外,技术缺乏创新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厂商和消费者。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换新意愿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觉得 " 不值得 "。
这些年来,PC 厂商和上游的芯片企业都在努力寻找创新方向,但一直受制于技术、成本等各项因素。不过经过长期试验,厂商也逐渐摸清了用户喜好,找到几个方向:比如芯片的 ARM 化和系统的兼容性、流畅度,都是重点攻克目标。
苹果早在研发 M1 芯片时就留意到这两个趋势,基于 ARM 架构的 CPU 处理器不仅能显著提升性能、运算效率,还有更高算力。紧随苹果步伐,微软也很快推出了基于 ARM 架构打造的 SQ2 芯片,随即席卷整个 PC 界,英特尔、AMD 等芯片大厂也全部加入。随着 ARM 发布 TCS23 全面计算解决方案,AI 技术的应用也将得到普及。
在系统创新方面,AI 也是一个关键词。微软不久前就宣布和英伟达联手,在 Windows 11 上预训练 AI 模型,通过英伟达的 RTX GPU 专用处理器对超过 400 款应用(尤其是游戏应用)进行 AI 加速。不过双方的合作仍在初步阶段,仍需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在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看来,大厂扎堆发布新品能否唤起用户购买欲还不好说,反正今年一季度 PC 市场的状况已经足够糟糕了——情况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了。事已至此,厂商只能想办法自救。
创新很难,但总得尝试,在不断试错中总有机会找到正确方向。
除了发布新品,不少厂商也在寻找新出路,开拓新业务,以抵御市场寒气。
惠普在上个月发布了新一代 Z 系列 G5 工作站,惠普中国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信宏还表示公司会密切关注 AI 大模型技术;小米也在去年推出了基于英特尔 NUC 打造的迷你主机,机械革命、ROG、机械师也有类似的产品。
研发新品也好,开拓新业务也罢,各大厂商都是想给自己增加一点安全感。毕竟 PC 寒冬不知何时结束,做好两手准备总不会错。值得肯定的是,PC 厂商没有放弃努力,仍想方设法讨好消费者。联想、苹果、华为们的新产品当然并非完美,但创新值得支持。
寒冬总有结束的时候,PC 市场一直有自己的拥趸。扛过最黑暗的日子,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风险提示: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