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注册制来临,更多企业拥有机会步入资本市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而对许多公司而言,A 股 IPO 的闯关之旅也并非都是坦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周为单位,梳理上周 IPO 过会、被否及新增获受理企业,辨析企业价值,同时观瞻 IPO 市场节奏、政策动向等,以飨读者。
上周(5 月 22 日至 5 月 28 日,下同),A 股市场总共有 10 家公司被安排首发上会,其中 8 家过会,蓝山屯河、金润股份被暂缓审议,因此上周 IPO 周过会率为 80%。
8 家过会企业中,中集天达是全球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的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生产企业,值得投资者关注。
本周,A 股市场将有 11 家公司迎来首发上会。其中思客琦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记者注意到,在第二轮问询中,思客琦 2020 年业绩真实性被问及。
A 股市场本周还将迎来 5 家公司申购,其中,阿特斯公司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值得投资者关注。
红榜:上周 "10 过 8",全球空港设备和消防车龙头中集天达过会
上周,A 股有 10 家公司迎来上会,包括目标创业板的亚德林、中集天达、日日顺、蓝山屯河 4 家公司,以及目标北交所的宏裕包材、金润股份 2 家公司,目标沪深主板的兴欣新材、夏厦精密、华勤技术、荣泰电工 4 家公司,其中蓝山屯河、金润股份被暂缓审议,其余 8 家公司成功过会。
过会的中集天达,是全球集装箱龙头中集集团的子公司,是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生产企业。
中集天达在招股书(上会稿)中表示,公司空港与物流装备板块主要包括旅客登机桥、机场地面支持设备、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物料处理系统和智能仓储系统等;消防与救援设备板块业务主要产品包括以灭火类消防车、举高类消防车和专勤类消防车等为主的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和包括各类消防泵炮、消防车辆智能控制及管理系统和各类灭火系统等在内的其他消防救援装备及服务。
从技术先进性看,截至 2022 年末,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合计 735 项,包括发明专利 246 项。中集天达表示,公司整体的发明专利数量和各主要产品的发明专利数量均高于国内可比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规模在国内的可比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
从主要产品市占率看,中集天达表示,公司主要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超过国内可比上市公司,位于世界第一梯队,具有竞争优势。根据 2022 年的收入规模,关于旅客登机桥市场,公司已取得全球第一的市场地位,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 90%、欧洲市场占有率约为 50%;关于物流装备产品以及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及其配套的其他消防装备,公司业务规模及市场占有率超过境内主要可比上市公司,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黄榜:唯一商业化产品 " 叫好不叫卖 ",华昊中天撤回科创板 IPO 申请材料
上周,总共有 3 家公司入列 " 黄榜 ",除了上会被暂缓审议的蓝山屯河、金润股份外,还有华昊中天主动撤回 IPO 项目。
其中,华昊中天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 2019 年 ~2021 年连续亏损,其中 2021 年亏损额高达 2.78 亿元。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有了第一款商业化产品且业内叫好声不断,这款产品就是优替德隆。
但优替德隆的商业化之路却磕磕绊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公告发现,2021 年,华昊中天的优替隆德销售收入为 7106.40 万元,截至 2022 年 6 月末,2021 年销售收入中仍有约 20% 未实现终端销售。另外,2021 年公司最大客户是国药控股(交易额约 2163 万元),但其 2022 年上半年的采购额不过 70 万元……
老牌经销商助力下,产品仍 " 叫好不叫卖 " 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临床认可度低、疫情影响入院、未纳入医保目录等。(详情参见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唯一上市药物 " 叫好不叫卖 " 华昊中天冲击科创板 IPO 中途 " 撤单 "》)
本周 11 家公司迎来上会,被质疑业绩真实性,思客琦能否过会?
本周,A 股市场有 11 家公司迎来首发上会。
其中,慧翰股份是一家致力于为智能汽车及产业物联网客户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商,主要从事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软件和技术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0 年 8 月 20 日,科创板上市委 2020 年第 62 次审议会议同意慧翰股份首发上市。2021 年初,慧翰股份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证监会决定终止慧翰股份发行注册程序。
如今,慧翰股份选择转战创业板。记者注意到,公司对其第一大客户上汽集团依赖明显。2020 年 ~2022 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8.75%、77.67% 及 81.53%,客户集中度较高。其中,公司对上汽集团的销售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3.40%、43.35% 和 44.63%。
思客琦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电芯装配、模组成型、PACK 封装、电池回收拆解等锂电池制造流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第二轮问询中,思客琦 2020 年业绩真实性被问及。深交所询问公司是否存在调节利润行为,为了满足 " 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 " 的上市标准。
思客琦申报财务报表与原始报表在收入、成本、费用及资产、负债科目存在差异调整,但公司认为自 2020 年起未再出现相关重大差异调整情形,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可以确保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详情参见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思客琦冲刺 IPO 被质疑业绩真实性 收入确认和产品验收被多次问询》)
国子软件是资产管理数字化服务提供商,以自主研发的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为基础,面向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软件开发、技术服务以及配套硬件产品等。
在第三轮审核问询函中,公司办公场所存在产权瑕疵的问题被重点关注,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办公场所产权瑕疵对业务的实质影响,以及购置新办公场所后对原有办公场所的安排、是否导致原有办公场所闲置等情况。
2015 年 6 月,公司与山东金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购买了济南高新区舜风路齐鲁文化创意基地 5 号楼面积为 1997.53 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同时,公司租赁了王永贵、高唯平位于济南高新区舜风路齐鲁文化创意基地的 2000 平方米、258.58 平方米房产用于公司的办公及研发,上述房产目前均尚未办理产权证书,存在产权证书无法办理的风险。
新黎明主要从事厂用防爆电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不同行业内具备特殊生产环境的客户提供高等级防爆电器产品。
公司实控人控制的另一家企业新黎明防爆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黎明防爆)成立于 2001 年 3 月,主要业务为厂用防爆电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新黎明成立之后,新黎明防爆的主要业务和资产陆续转移至新黎明,新黎明防爆已无实际经营业务。但公司并没有注销。
在证监会反馈意见中,要求说明新黎明防爆已无实际经营业务未予以注销的原因,是否存在重大行政处罚或重大未决诉讼。在交易所第一轮问询中,新黎明防爆未注销的合理性问题再次被问及。
5 家公司本周迎来申购,全球光伏组件龙头阿特斯价值几何?
上周,二级市场有 10 家公司迎来首发上市。
包括来自北交所的宁新新材(BJ839719,股价 17.17 元,市值 15.98 亿元)和美邦科技(BJ832471,股价 8.99 元,市值 7.48 亿元),来自创业板的 C 亚华(SZ301337,股价 50.8 元,市值 52.93 亿元)、C 同星(SZ301252,股价 48.08 元,市值 38.46 亿元)、C 英特科(SZ301399,股价 57.5 元,市值 50.6 亿元)和 C 朗坤(SZ301305,股价 23.37 元,市值 56.92 亿元),来自科创板的 C 航天(SH688562,股价 27 元,市值 108 亿元)和美芯晟(SH688458,股价 78.89 元,市值 63.12 亿元),以及来自主板的 C 三联锻(SZ001282,股价 29.86 元,市值 33.85 亿元)、长青科技(SZ001324,股价 21.72 元,市值 29.97 亿元)。上述 10 家公司中,C 航天录得上市首日最高涨幅,收涨 125.55%,美邦科技、C 英特科、C 朗坤、美芯晟上市首日破发。
与此同时,上周还有龙图光罩、东实股份等 11 家公司 IPO 被受理。其中,拟上市科创板的龙图光罩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掩模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稀缺的独立第三方半导体掩模版厂商。
数据来源:交易所
本周,A 股市场有南王科技、阿特斯等 5 只新股将迎来申购。
其中,阿特斯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核心业务为晶硅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阿特斯在招股书(注册稿)中的表述,2019 年 ~2021 年,公司组件出货量始终位列行业前五名。公司光伏组件功率及电池转换效率在行业内亦处于领先地位,在 2019 年三次创造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获得德国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 ( Fraunhofer ISE ) 和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 ( ISFH ) 的测试认证,具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
从技术先进性来看,阿特斯表示,公司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大尺寸硅片技术、高效单晶 PERC 技术、HJT 电池技术、多主栅 + 半片电池技术等,并已取得多项重大突破,多次创造多晶太阳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 2009 项主要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266 项。
东软熙康四度冲击港股 IPO 三年累计亏损超 7 亿
据港交所 5 月 22 日披露,东软熙康递表港交所主板申请上市。此前,东软熙康曾于 2021 年 5 月、2022 年 2 月及 11 月递表,目前该申请文件已失效。
东软熙康打造了中国首个以城市为入口的云医院平台,并建立了一个云医院网络,将政策制定者、医疗机构、患者及保险公司联系起来,以实现公平地获取医疗资源并更有效及高效地交付医疗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提供的数据,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和 2022 年 9 月 30 日,按覆盖的城市数量计算,东软熙康的云医院平台是中国最大的云医院网络。截至 2020 年和 2022 年 12 月 31 日,东软熙康的云医院平台从最初的 24 个以城市为入口的平台发展到了 29 个。截至同日期,已有 1796 家和 2400 家医院接入了其云医院网络。
业绩方面,2020 年至 2022 年,东软熙康的客户合约收入分别为 5.03 亿元、6.14 亿元和 6.87 亿元。同期,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 1.99 亿元、2.94 亿元和 2.43 亿元,主要由于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及产生的收入无法完全补足各项成本及开支。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