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3 年,新能源市场的高能片段似乎就没停过,价格战一波接着一波,每一波都来势汹汹,恨不得把传统燃油车一举拍死在沙滩上。
因为,油电同价对于正处品牌重塑期的车企会造成很大冲击,这和教授之前写过 " 曾经一些合资车企赖以生存的价格安全区,正不断被磨平 " 是同理的。当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这时候消费者更多会回归到比拼产品、渠道以及服务,而这正是当下自主新能源车企的优势。
所以在面对新能源车企的步步紧逼,作为国际大厂的起亚最终决定用魔法来打败魔法。近日,起亚在中国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全面 ALL IN 电动化,新技术、新车型、新规划都安排上了,诚意可谓是真的满。
众所周知,在那个 " 进口车>合资车>国产车 " 的年代,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优秀的技术以及质量,起亚在德美日的围追堵截下杀出了一条血路,年销量一度去到 65 万辆。
遗憾的是,起亚在之后的几年里陷入产品更新和技术迭代放慢的怪圈,伴随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最终起亚在 2022 年的国内销量是只有 9.4 万辆,品牌影响力亟需重塑。
所以起亚这次所幸将中国市场切换到新能源赛道,希望将在燃油车领域失去的份额,通过新能源汽车拿回来。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技术实力。
当然,教授并不担心起亚的技术积累,因为现代集团很早就开始布局新能源路线,起亚要做的,就是把其最新的技术同步到中国市场。
首当其冲就是纯电平台。除了带来的空间、能耗优势外,在中国市场,主流消费者对 " 油改电 " 车型的嫌弃程度不比三缸发动机低。而 E-GMP 纯电平台的到来,消费者会更乐意将起亚电动车加入到购车清单。
重点是,平台化不仅使得更多零件可以通用,还让造车变得简单,从而加快起亚接下来的产品推出速度。在当晚的发布会上,起亚便很有底气的宣布:在 2027 年之前,起亚共计要推出 6 款纯电车型。
其次是快充。为了让更多主流刚需用户能接受电动车,当下很多车企都在押宝 800V 高压平台,这是目前降低用户续航焦虑最有效办法之一。
而起亚之后推出的电动车,均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和 350kW 直流快充,还计划与壳牌合作建设 800V 快充桩的品牌快充站,以满足自家电动车快速补能的体验。
虽然目前市面上比较普遍的直流充电桩功率在 60-120kW,但从已经量产的小鹏 G9 表现来看,有了 800V 高压平台加持,即使是使用市面上的直流桩,充电功率上限都会更高。
最后是智能化。据官方表示,起亚将在明年推出的 EV9 上配备 L3 级以上的自动驾驶功能,这对于消费者无疑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虽然教授不能确定届时法规是否放行,但这起码预示着起亚的电动车会搭载更高阶的辅助驾驶系统,这在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能源用户买车重要推手之一的当下,无疑能成为支撑起亚溢价的重要卖点。
所以,起亚这次真是有备而来,E-GMP 纯电平台、800V 高压平台以及 L3 级辅助驾驶,一下就让起亚达到了主流产品的中上水平,可见起亚此次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的高度重视。
甚至,为了让这些技术快速落地,起亚一次性发布了三台全新车型,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现在的新车发布分成了两个派别,一种是继承传统的节奏,一款接一款,讲究的是一个细水长流;另一种就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场面,一次性放出,讲究的就是一个量大管饱。
对于起亚一次性发布起亚 EV5、起亚 EV6 和起亚 EV9,很多人都表示是意料之外的,这一点都不思密达,但细想之后又在情理之中。
起亚很明显是想要彻底打破品牌过去的印象,用展示新技术和新车型的方式,去展示自己在电动化时代已经达成的成就。
为此,起亚最快会在今年 8 月上市起亚 EV6,这是起亚首款基于 E-GMP 平台的电动车,也拥有最近国内比较火的猎装车造型。新车有 GT-Line 和 GT 两个版本,前者最大功率 235kW,后者最大功率 430kW,零百加速 3.5s。
据官方表示,使用 800V 高压平台的起亚 EV6 从 30% 到 80% 仅需 14 分钟,从 10% 到 80% 是 18 分钟,真是就是喝杯咖啡的时间。为此,新车不仅 2022 全球销量仅 8 万辆,还先后获得了 "2022 欧洲年度汽车 "、"2023 北美年度汽车 " 等大奖。
不过,起亚 EV5 应该才是走量的,虽然这次展示的 EV5 是概念车,但官方表示将在 11 月量产上市。新车会采用全新 " 数字虎颜 " 设计的前脸,格栅部分在起亚经典虎啸式造型基础上融入更加硬派的线条,使前脸看上去更具张力。
前后灯组是互相呼应的设计,都是用横平竖直的线条,整个视觉很显科技感。但内饰目前还处在比较概念化的阶段,直接给大家上图感受一下,据悉该车长续航版本 CLTC 工况续航里程达 700 公里以上。
和 EV5 概念车一样,EV9 概念车也采用了数字化的虎啸式前脸,运用了很多明显的直线,同时在前机盖、门板又有相对柔和的曲线,诠释了起亚 " 对立统一 " 的设计理念。
来到内饰,EV9 概念车还是比较概念化,好在新车量产版已经在海外发布,对比来看,EV9 应该会采用两块 12.3 英寸的联屏,并且会将方向盘、中控台的实体按键保留,兼顾一定的实用性和科技感。
同时,EV9 将拥有 5 米的车长和 3.1 米的轴距,确保了领先同级的车内空间表现,并将采用 3 排 6 座的座椅布局,带来更加舒适、多样的差异化体验。
配置方面,EV9 将会搭载 L3 级自动驾驶,受限于国内法规,应该会转化成当下耳熟能详的领航辅助驾驶系统;还拥有 e-Corner 模块新一代技术,借助四轮单独 180 ° 旋转,可实现车辆横向移动以及 360 ° 原地掉头,这就和仰望 U8 很像了。
由此可见,起亚这次的产品矩阵丰富度和竞争力,是真的要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放手一搏,而起亚这般主动求变的做法,相信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
2023 年,注定将成为起亚的新起点。之后,起亚还将往充电基建、经销商门店、用户服务等方面发力,这种全体系布局目前在合资品牌中或许还是头一家,无不看车起亚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态度和重塑品牌影响力的决心。但起亚能否如愿,这还是得交给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