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深途,作者 | 黎明,编辑 | 艾小佳
造车新势力的 3 月交付成绩单来了。
理想又拿了个冠军,交付 20823 辆;蔚来排第二,交付 10378 辆;哪吒交付 10078 辆排在第三。剩下的新势力们,交付量都没过万。这其中,岚图、问界没交卷。
按照惯例,每个月 1 号,造车新势力都要公布上个月交付量。抢着交卷的,一般成绩还可以;拖延不交的,大概率遇到了问题。
整体来看,造车新势力在 3 月的市场表现很一般,属于那种从低谷慢慢恢复的状态。小鹏、哪吒的交付量同比去年是下滑的,但这些车企很有心机,在公布数据时用 " 环比 " 口径,跟成绩更差的 2 月比,于是就又 " 增长 " 了。
今年的 3 月有一点比较特殊——价格战。1 月特斯拉率先降价后,陆续有一些新势力跟进降价,然后传统燃油车企在 3 月集体 " 掀桌子 ",开启史无前例的价格战。局面非常混乱。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体现了,尤其是小鹏、问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短期要从坑里爬出来有点难。
另外,华为在 3 月的最后一天再次重申不造车,狠狠打了华为内部 " 造车派 " 的脸。销量已经连续几个月下滑的问界,准备接受更严峻的市场考验。
销量不过万,各有各的难
理想、蔚来在 3 月的交付成绩还不错。理想靠的是 L 系列的三款车,蔚来靠的是 ET5,这几款车的市场表现比较稳定,就不详细展开。我们重点看看那些交付量没过万的品牌。
小鹏、零跑、极氪都没过万,岚图少有地没公布成绩单。我们重点看看这几个品牌,并分别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它们在 3 月的表现。
" 还在坑里 " 的小鹏。
去年 9 月发布新车 G9 后,小鹏就一直蹲在坑里没出来。今年 3 月,小鹏交付新车 7002 辆,这是它连续第 8 个月交付量不过万。而且,今年一季度跟去年同期相比,小鹏每个月的交付量都是下滑的。
小鹏现在的问题是,没有爆款。之前的爆款是 P7,去年 3 月仅 P7 这一款车就卖了 9183 辆,比现在五款车加起来都要多。现在的 P7 已经连续 4 个月停留在一两千辆的水平,因为大家知道 P7 要改款,于是选择观望。
改款后的 P7i 终于在 3 月开始交付了,只是目前贡献还比较小,3 月 P7 车型总交付 3030 台。何小鹏说,P7i 上市后的订单表现强劲,这是小鹏汽车在全面变革后打的第一个胜仗。
只是,这场胜仗的效果还有待检验。另外,G9 的市场表现是比较让人失望的。这款被小鹏寄予厚望的新车型,上市以来一直不温不火。3 月,G9、P5、G3 这三款车的交付量加起来不到 4000 辆,G9 的表现不及预期。小鹏还得在坑里待一段时间。
" 艰难转型 " 的零跑。
转型是零跑现在的关键词,它想卖更贵的车。售价才几万块钱的微型车 T03,已经不是零跑的重点,也撑不起这家公司的野心。T03 在零跑的销量中占比超过九成,现在降到四成。
与此同时,售价更高、利润空间更大的零跑 C11(参数丨图片)、C01 陆续交付,逐渐取代 T03 成为零跑的主力车型。
但这个过程很艰难。扭转廉价代步车的品牌形象,获取更大的溢价空间,都需要时间。去年,零跑公司的净亏损从 29 亿元扩大至 51 亿元,毛利率依然是负数,短期内赚钱不太现实。
" 又红又黑 " 的极氪。
极氪是黑红体质,在消费者中的口碑褒贬不一。之前,极氪 001 的车机问题被车主吐槽无数,后来通过免费换芯片扳回一局。今年,极氪 001 再陷车主权益风波,被质疑换代车型 " 背刺 " 老车主,引发大量投诉。
去年的最后三个月,极氪的交付量连续过万,然后在今年 1 月暴跌至 3000 多辆,3 月才恢复至 6000 多辆,距离市场的期望还很远。去掉极氪 009 的订单,极氪 001 在 3 月只有 4000 多辆,下滑严重。
" 赔本吆喝 " 的岚图。
一直以来,岚图的声量都很大,经常抢着第一个公布月交付量,虽然成绩并不怎么样。岚图的最好月交付成绩也只有 2000 多辆。然而这一次,岚图没有公布成绩。
3 月上旬,有消息称岚图汽车由于销量表现不佳,已经开启了裁员,主要涉及外呼、销售支持等多个部门。虽然岚图回应说不属实,但要打开市场,岚图的挑战还很大。
价格战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了
汽车行业在 3 月的最大事件是价格战,几乎所有车企都主动或被动牵涉其中。如今来看,价格战对拉动新车销量的促进作用有限,反而有一些品牌被误伤。
第一波价格战是特斯拉发起的。
1 月 6 日,特斯拉宣布对国产特斯拉进行大降价,最高降幅 4.8 万元。这在行业里引起很大震动,问界、小鹏很快就跟进了。问界在 1 月 13 日宣布降价,车型包括问界 M5 EV 和问界 M7,最高降幅 3 万元。小鹏在 1 月 17 日跟进降价,涉及 G3i、P5、P7 三款车型,降价区间为 2 万 -3.6 万元。
被特斯拉卷进价格战,并没有让销量得到提升。问界、小鹏的 1 月交付量分别是 4475 辆、5218 辆,随后两个月增长不明显。
实际上,如果不缺订单,是不惧怕对手降价的。比亚迪也在 1 月调整了车型价格,不过是涨价,行业认为这表明比亚迪市场订单充足。而小鹏降价最狠的是 P7,是订单下滑最多的车型。
从销量结果来看,特斯拉的降价,可能对问界、小鹏的市场表现产生了一定冲击。
第二波价格战是传统燃油车掀桌子。
起因是 " 国六 B" 排放标准将在今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全面执行,这一被称为 " 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导致厂家加速清库存,纷纷推出 " 史上最强购车优惠 "。
自 3 月 6 日起湖北省官宣政企补贴后,以东风系旗下车型为代表,全国各地掀起燃油车降价潮。比如 " 法国总统座驾 " 东风雪铁龙 C6,直接打六折,让很多人以为燃油车已经跌成了白菜价。
但实际上,这波降价潮对消费者的实际优惠力度并不大,夸大折扣、赠品促销、饥饿营销等手段层出不穷。有很多购车者表示,进店后才发现厂家套路满满,限时、限地、限量,噱头大于实质。
降价潮的负面作用却很明显,且快速显现。
一家造车新势力的渠道人士对深途说,燃油车的这波操作,让很多人以为燃油车价格崩了,新能源车也会跟着降价,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非常浓,就连一些原本打算锁单的用户,也选择延期。
于是,从 3 月中旬开始,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推出限时保价政策,承诺不降价,否则补差价。理想、零跑、哪吒、腾势都宣布了保价政策,而且基本都是限定在 3 月底之前的订单。蔚来更是直接表示不会跟进降价。其意图很明显,让消费者放弃观望,赶紧下单。
价格战的影响不止在订单层面,还有单车利润。上述渠道人士说,哪吒、零跑这些单车利润低的公司,没有太多筹码跟进价格战。
哪吒 3 月的交付量是 10087 辆,虽然排名第三,但单车售价低,平均售价 20 多万的哪吒 S 只交付了 2000 多辆。所以哪吒的交付量是数量高,但含金量不高。
华为的顺风车,不好搭了
问界在过去几个月的交付量很低迷,1 月 4000 多辆,2 月 3000 多辆,明显后劲不足。两款车问界 M5、M7,销量都下滑严重。其中问界 M5 还推出了纯电版,但销量占比不高。
问界背后的公司是赛力斯。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赛力斯原本没有任何存在感,只是因为傍上了华为。华为不造车,跟赛力斯合作造车,于是才有了问界品牌。
华为的强势业界有目共睹,问界能在过去一年卖出 7 万多辆车,也是依靠华为的品牌、渠道、营销等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 3 月 8 日,问界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的宣传海报中,开始使用 "HUAWEI 问界 " 替代之前的 "AITO 问界 "。华为终端也同样采用 "HUAWEI 问界 " 字样。华为最新的 HarmonyOS 3.0 系统,随后在问界全系车型中升级搭载。3 月 30 日,问界还在宣传海报中用到 "HUAWEI 问界 "。外界一度认为,华为就差官宣造车了。
3 月 31 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签发关于汽车业务决策的公告,强调华为不造车,有效期 5 年。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最近有些部门、个人、合作伙伴在滥用华为品牌,华为一直在查处过程中。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严禁华为品牌出现在汽车品牌前面,或者作为汽车品牌。
在 4 月 1 日的 202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对此进行了解释,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合作车企还有奇瑞、北汽、江淮等,他是希望打造一个生态品牌—— HUAWEI 问界,用一个统一的品牌面向消费者端,以避免不同的品牌造成用户困惑,增加营销、服务成本。
问界就是华为智选车模式跟赛力斯打造的品牌,而且是第一个。不过,问界不是唯一一个。奇瑞、北汽、江淮跟华为合作的新品牌,接下来会陆续亮相。
对于问界而言,华为的这趟顺风车,不好搭了。一方面 "HUAWEI" 的标识使用更加严格,营销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华为的 " 干儿子 " 多起来了,它们会跟问界一起从华为争资源。
现在,即便华为全力扶持问界,问界的销量也已经开始低迷,接下来如果华为减少扶持力度,问界如何与其他新势力竞争?
再看华为与车企的合作,除了智选车模式模式,另一个关注度很高的是华为 HI 模式。
这个模式之前有三个项目在推进,分别是北汽、广汽、长安,诞生了两个新造车品牌——极狐、阿维塔。
不过目前来看,这两个新品牌都不算成功。阿维塔 11 从去年底开启交付以来,销量一直不高,极狐更是持续低迷,已经很久不公布销量了。
余承东在 4 月 1 日透露,目前,华为 HI 模式仅剩长安阿维塔,广汽放弃不做了,北汽的产品定义和竞争力存在一些问题。就在前几天,广汽宣布放弃与华为联合开发 AH8 项目,与华为解绑的同时转为自主开发,资金提高 3 亿元。
所以,车企与华为的合作,包括这些联合打造的新品牌,发展前景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放弃华为 HI 模式合作的广汽,有自己独立的新能源品牌埃安,并且一直将自己视为新势力,跟 " 蔚小理 " 一样赶在每个月 1 号发销量。它在 3 月的成绩是 40016 辆,比 " 蔚小理 " 加起来都要多。
不过,这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比亚迪的销量数据还没公布,应该是埃安的好几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