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ZAKER智慧云 免费视频剪辑 合作 加入
钛媒体 04-01

华为“补课”的代价,都写在财报里

3 月 31 日下午,华为年度业绩发布会如约而至,2022 年其营收为 642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0.9%,仅看数字,只是堪堪稳住营收大盘,但若考虑到盘旋在华为头顶上的乌云依旧阴翳,加之全球宏观经济逆风影响,这份成绩已属不易。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先后登台,两人谈及经营环境时表示,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非市场因素,继续影响着公司经营,总体而言,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华为遭遇制裁近四年,不论内部还是外部能明显感觉到,几年间,华为对美国政策转向的期待逐渐消失,而华为依靠自己的信念越来越强。孟晚舟也提到,2022 年,是华为从应对美国不断制裁的战时状态,逐步转为制裁常态化正常运营的一年。

2022 年的财报就回答了这一问题,制裁状态下的华为如何正常运营,更具体地说,华为既要生存,也要保证未来的生长。为此,华为正在,也将继续付出高昂的 " 补课 " 代价,如果全球供应链正常,华为本不必额外 " 补课 ",现在研发替代产品是必须要做的紧迫事项。

管窥财务数据

在 2022 年财报之前,华为都是按照业务 BG,即客户视角公布各部分营收,今年首次出现了产业视角,财报解释为匹配公司业务管理架构变化,2022 年新增产业视角分部信息。

若以客户视角观测,华为运营商业务营收 2840 亿元,同比增长 0.9%;企业业务 1332 亿元,同比增长 30.0%;终端业务 2145 亿元,同比下滑 11.9%。

国内三大运营商的 5G 资本开支有所回落,云和算力方向支出则略有提高,海外市场的挑战仍未缓解,运营商业务收入 " 横盘 " 算是比较好的情况。

企业业务继续成为华为增速最快的业务 BG,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火热,企业业务也迎来了发展良机,平台加生态的策略符合行客户的需求,也有望在近几年延续高增长。

终端业务遭受的挑战无需赘述,尽管终端业绩积极拓展手机以外的收入来源,但是目前还难止住不断下滑的趋势,何时止跌,能不能止跌,都是摆在华为终端业务面前的现实难题。

若以产业视角观测,华为首次发布的五大产业经营数据分别为,ICT 基础设施业务营收 3540 亿元,终端业务营收 2145 亿元,华为云业务营收 453 亿元,数字能源营业营收 508 亿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件业务营收 21 亿元。

按区域划分来看,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4040 亿元,同比下降 2.3%,占总体收入 63%;欧洲中东非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 1492 亿元,同比增长 13.5%,占总体收入 23%;亚太地区实现销售收入 48 亿元,同比下降 10.5%,占总体收入 7%;美洲地区实现销售收入 319 亿元,同比增长 9.1%,占总体收入 5%。

利润方面,华为 2022 年净利润 356 亿元,同比下降 68.7%,净利润率 5.5%,处于历史低点,营业利润为 6.6%,同样创下近年来新低。

实际上,由于华为 2021 年出售了 x86 服务器业务和荣耀手机业务,获得 574 亿元的净收益,所以 2021 年华为利润各项数据有一个反常的升高,若剔除这部分收益,华为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利润也不是华为目前的重点,把利润投资在未来更重要。

要生存,也要生长

徐直军在演讲中表示," 身处暴风雨中,我们在继续奔跑,努力保障业务连续,确保对客户的支持与服务;我们也努力多打粮食,使自己既能生存下来,也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要生存,华为就要确保以前的供应链能够持续运转,为此,华为在器件替代、单板重构、操作系统、数据库、产品开发工具、CRM/ERP/PDM/MES 等基本实现了替代。" 但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距离先进、好用、可持续还有差距 ",徐直军说。

要生长,华为还需依靠 " 开源 ",节流只能缓解一时,华为的重点在于开辟增长机会,这也部分解释了华为为何将五大产业悉数列出,华为在不断优化产品组合,从组织和流程角度释放更多的生产力。

徐直军介绍,华为现在已经形成由 ICT 基础设施、终端、华为云、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面向客户的产业组合,以及由 2012 实验室、海思作为后盾的技术支撑平台。

研发投入最能体现出华为的迫切,2022 年华为研发费用总额 1615 亿人民币,研发费用率 25.1%,再达历史高点。在 2021 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 1427 亿元,占全年收入的 22.4%。华为近两年营收数据基本持平,研发支出则是加速增长。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经营利润下滑,使得 2022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下降 70.2% 至 178 亿元人民币,净现金同比下降 26.9% 至 1763 亿元人民币。

2022 年末,华为的资产负债率是 58.9%,年末净现金存量 1763 亿。孟晚舟表示,华为的总资产规模达到万亿人民币,高流动性的现金、短期投资、经营类资产构成了资产的主体部分,华为资金存量充裕,足够支撑公司持续经营和风险应对。

华为的财务状况尚可,在没有牺牲长期投入的情况下,短期也维持了充足的现金流。

" 只有维持和加大在这些领域的研发投入,才能确保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同时,只有确保和增强研发投入,才能不断创新。通过架构重构、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只要有高质量的业务连续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们就能持续生存与发展。 " 徐直军一语中的。

在财报发布会上,徐直军和孟晚舟都以梅花作为结束语,梅花也合乎华为的处境,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也能保持生命力,期待盛在春天已不远。

(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 | 张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