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8 日晚间,赛科希德 ( SH688338,股价 46.79 元,总市值 38.13 亿元 ) 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于松岩因个人原因于近日向公司申请辞去相关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截至公告披露日,于松岩直接持有公司股份 122,461 股 ,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为 0.15%。另据赛科希德 2021 年财报显示,于松岩当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 24.44 万元。
公告强调,于松岩负责的工作均已完成交接,公司的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工作均有序推进。于松岩的离职不会对公司经营能力、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产生实质性影响。
截至 2020 年末、2021 年末、2022 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 45 人、40 人、48 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分别为 15.96%、15.04%、17.58%,研发人员数量保持稳定。本次变动前后,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具体情况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 2020 年 8 月 6 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股价当天创下 185.35 元新高。随后股价一路下跌,曾一度跌至 28.34 元。截至发稿,赛科希德暂报 47.05 元,自上市以来不到三年,已跌近 80%。
据大众证券报报道,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而言,一个核心技术人员对公司的意义可能会十分重大。如果刚上市不久就出现核心技术人员离职的情况,市场不免会对公司的持续研发能力产生质疑。公开信息来看,不少核心技术人员并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这可能成为他们辞职的原因之一。如何深度捆绑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考验着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智慧。
据证券日报报道," 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是一个正常现象。"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曾表示,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尤其是科创板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主要原因还是行业竞争性强,对于核心技术人员的人才争夺,导致行业流动性大。
" 核心技术人员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企业而言很重要,但具体影响多大,还要看该技术人员具体负责的工作内容。" 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技术线高管可能在研发团队中起到把控全局决定方向的作用,未必会对整个研发团队的研发进展起到绝对性的打击。
" 从过往许多案例来看,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之后知识产权、专利纠纷时有发生,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告诉记者," 除技术方面的问题外,核心技术人员离职还会涉及竞业禁止协议、知识产权专利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公司方面还可能面临核心技术人员出走丧失部分市场份额及客户的风险。"
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员工签署了竞业协议,但也可以以幕后咨询的方式从事相关工作。对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以后,是否会造成公司技术泄密,在况玉清看来,竞业协议基本可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不过虽然有协议限制,但公司并不能百分百把控离职人员是否违反竞业协议,因此建议公司还是尽力留住人才。
" 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事业留人机制,那么很难将真正核心技术人员留下。" 江瀚认为," 公司要留住技术人员,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不能仅仅只靠金钱或者股权激励来留人,而是要靠事业留人。"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上市公司公告、大众证券报、证券日报、公司官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