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宙世代元宇宙 ZAKER智慧云 免费视频剪辑 合作 加入
钛媒体 02-07

ChatGPT 全球爆火,相关概念股疯涨,谁在“蹭热度”?谁是真英豪?

现在最热的科技话题,一定是 ChatGPT,以及背后的人工智能,这也让 ChatGPT 概念股成了资本市场的当红宠儿。

从东方财富金融终端编制的 ChatGPT 指数来看,最近 5 个交易日大涨 26.32%。这个自编指数包含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主业之一是安防)、拓尔思(有自然语言处理引擎) 、慧博云通(主业之一是软件技术外包)、海天瑞声(主业之一是 AI 训练数据的产销)等。

就在 A 股市场 ChatGPT 概念股涨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些涉嫌 " 蹭热点 " 的企业也冒出来了,并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据钛媒体 APP 观察,自 ChatGPT 概念爆发以来,交易所已向几家企业发出问询函,追问其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配合相关股东减持的情形、是否有相关业务进行解释。

对此,钛媒体 APP 梳理了 A 股相关概念股,挑选出近期股价涨势较猛的 ChatGPT 概念股代表,分析了其涉及 ChatGPT 业务的具体情况。那么在这些 ChatGPT 概念股里面,谁在 " 蹭热度 "?谁是真英豪?

业绩亏损,股价翻倍

从东方财富金融终端来看,"ChatGPT 概念 " 一共包含 27 只成分股,目前云从科技关注度很高。

据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 年国内 AI 市场规模已达 3031 亿,诞生了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这几家独角兽企业,它们被称为 " 国内 AI 四小龙 "。

云从科技(688327.SH)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主营 AI 算法研究。此次 ChatGPT 技术浪潮袭来,云从科技的股价在春节后短短 6 个交易日实现翻倍,上周五强势封 20% 涨停后周一再度强势封板,截至今日收盘总市值超过 240 亿。

云从科技股价 6 天翻倍的背后是 1 月 30 日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理念与 OpenAI 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且目前的发展趋势与公司的长期布局相吻合。

不过,2 月 6 日晚间,云从科技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称,公司股票连续 10 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100%。经公司自查,公司目前经营活动一切正常,未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云从科技称未与 OpenAI 开展合作 ChatGPT 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相较于股价的一路长红,云从科技2022 年的业绩预告却寒气逼人,公司预计 2022 年继续亏损,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 7.85 亿 -9.34 亿,同比亏损扩大 24.18%-47.75%,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 8.57 亿 -10.18 亿,同比亏损扩大 13.81%-35.19%。

伪 AI 公司也来蹭一波热度

福石控股(300071.sz)也是最近涨得比较猛的一个 ChatGPT 概念股,福石控股 1 月 30 日至今股价也接连上涨,从概念爆发初期的 4.12 元 / 股涨到现在 6.5 元 / 股,股价累计涨幅超过 50%。

不过它的财务并表业务范围不包含 ChatGPT 产品,其主业是体验营销、公关广告、数字营销、内容营销、大数据营销。值得一提的是,在 ChatGPT 走 " 红 " 之后,1 月 31 日有人挖出,福石控股 AI 智能客服平台以 5G 消息为承载,打造 Chatbot 平台,为企业客户提供 AI 智能聊天机器人,及一键接入全通道的能力。

Chatbot 与 ChatGPT 类似,都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不过 Chatbot 已经是好几年前的技术了。好在福石控股比较诚实,在互动平台公司就明确表示,公司主营业务不包含 ChatGPT 产品,公司主营业务不包含 AI 智能聊天机器人产品。

图片来源:福石控股互动平台截图

海天瑞声(688787.SH),一家主要从事训练数据研发生产的公司,公司前五大客户包括微软、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中科大。在上市之前一度被交易所连续六轮问询质疑其技术创新性,在两度申请之后终于在 2021 年登陆科创板成功上市。

海天瑞声招股书问询函截图)

云从科技一样,自 1 月 30 日开始,海天瑞声股价就持续大涨,当前股价较去年底低位已经涨超 140%,总市值 67.62 亿。不过,业绩方面,2022 年前三季度在营收 1.67 亿的情况下,公司只实现了 427.07 万的扣非净利润。

初灵信息(300250.SZ):旗下智能对话平台尚处于推广阶段初灵信息旗下业务主要包括智能连接业务、数据感知业务、增值服务、平台开发及运营服务,以 2022 年半年报为参考,前述四大业务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56.65%、20.42%、4.35% 和 9.83% 其中,作为初灵信息营业收入的最大来源,智能连接业务主要指运营商高品质专线接入、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等。

1 月 31 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初灵信息是否有聊天机器人方面的专利或产品,公司回应称其智能对话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以 Chatbot 方式面向用户提供多媒体智能应答服务,已拥有 AI 智能客服、智能外呼、文本机器人、来电助理、智能培训等成熟应用。

就公司整体业绩而言,2022 年,新冠疫情对初灵信息及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上半年贡献最多收入的智能连接业务板块订单在三季度开始下滑、四季度大幅下降,未能完成既定收入目标。业绩预告显示,初灵信息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计由盈转亏,亏损额为 7800 万元到 1.17 亿元。

哪些概念股具有潜力?

1 月 30 日至今,汉王科技(002362.SZ)股价已经连续 7 个交易日涨停板了,股价从 16.74 元 / 股(1 月 20 日收盘价,下同)涨至 32.63 元 / 股(2 月 7 日收盘价),公司总市值也飙至 79.77 亿元。为此,汉王科技连续两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汉王科技发布的调研活动信息,公司源于中国科学院,自成立以来即在人工智能领域内深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型公司。目前汉王科技已形成包括多模式识别、智能人机交互、自然语言理解(NLP)、智能视频分析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技术。ChatGPT 正是目前 NLP 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之一。

汉王科技以 OCR、NLP 等底层核心技术为支撑的文本大数据业务在 2022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 7798 万元,占营收比重为 13.15%。需要注意的是,整个 2022 年,汉王科技预计实现净利润亏损 9800 万元至亏损 1.4 亿元,由盈转亏。

科大讯飞(002230.SZ)则是基金长期重仓的一家公司,多只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软件、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物联网主题的 ETF 都是其股东。科大讯飞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及电子政务系统的企业。

在近期举行的电话会议上,面对机构投资者关于 ChatGPT 业务布局情况的提问,科大讯飞表示,公司有信心在预训练认知智能大模型上代表中国实现突破。科大讯飞承建了中国唯一的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具备算法实现和持续创新的能力。预训练模型如果能够在诸如教育、医疗等专业领域和行业场景深度结合,会有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

拓尔思 ( 300229.SZ):在 NLP 领域具备自主可控底层技术拓尔思主营业务包括人工智能产品及服务、大数据产品及服务和安全产品等,2022 年上半年,上述三大板块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19.81%、52.31% 和 12.91%。从技术来看,拓尔思在人工智能领域专注于语义智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而语义智能的核心技术是自然语言处理(NLP),这也是 ChatGPT 所依赖的关键技术之一。

2022 年 12 月,拓尔思在接受券商调研时曾表示,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自然语言处理(NLP)研发的企业之一,在 NLP、知识图谱、OCR、图像视频结构化领域都具备自主可控的底层技术。在 AIGC 方面,公司围绕传媒、政府等垂直领域的语料库积累已非常全面,在智能问答、自动写作或智能写稿、内容播报、创作智能辅助等方面亦有成熟应用场景。

业绩方面,2022 年前三季度,拓尔思实现营业收入 6.37 亿元,同比增长 4.95%,实现归母净利润 1.04 亿元,同比增长 4.49%。

根据 Gartner《2021 年预测:人工智能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的报告,2021 年 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产)所产生的数据占所有数据比例不到 1%,到 2025 年该比例将上涨到 10%;而量子位智库预测,2030 年 AIGC 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人民币。行业市场空间还是比较大,如果是符合这个方向的科技公司,无疑会享受到这种超级红利。

财通证券研究所认为,ChatGPT 受到广泛认可的重要原因是引入新技术 RLHF ( Reinforcement Learning with Human Feedback,即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 。RLHF 解决了生成模型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保持一致。总的来说,ChatGPT 是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进展的里程碑。该模型使得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内容创作的技术成熟度大幅提升,有望成为新的全行业生产力工具,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丰富度。他们建议关注数据领域、算力领域、算法领域以及 AIGC 领域的上市公司。

不过,财通证券研究所也指出,ChatGPT 目前使用有局限性,模型仍有优化空间。具体在于,ChatGPT 模型的能力上限很大程度是由奖励模型决定,该模型需要巨量的语料来拟合真实世界,对标注员的工作量以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当前,ChatGPT 可能会出现创造不存在的知识,或者主观猜测提问者的意图等问题,模型的优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若 AI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NLP 模型优化受限,则相关产业发展进度会受到影响。此外,ChatGPT 盈利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后续商业化落地进展有待观察。未来,相关监管政策也可能出台,对行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首发钛媒体 App,作者|翟智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