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宙世代元宇宙 ZAKER智慧云 免费视频剪辑 合作 加入
驾仕派 02-06

2023,蔚小理的新江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当 2022 成为很多人不愿提起的过往,生机勃勃的 2023 也已悄然过去了 2 个多月。后疫情时代,从大鲶鱼特斯拉的大幅官降开始,紧接着便是问界、小鹏们的跟进,大家都卯足了劲头,于是无比内卷的智能电动车赛道显得更加的内卷。

这里我们来聊聊蔚来、理想和小鹏,看看他们的 2023 目标如何,又都准备得怎么样了。

蔚来:野心仅仅是超越雷克萨斯?

原本以为 2022 年就会是蔚来全面爆发的年份,因为 NT2.0 平台多款产品在 22 年开启交付,其中还包括明星走量产品 ET5,然而 2022 注定波折。

2023,充满希望的年份,蔚来喊出了 20 万辆和超越雷克萨斯的销量目标。蔚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么?蔚来的野心仅仅于此?

产品线:

2023 年蔚来品牌的产品线将趋于完整。

SUV:ES8/ES7/EC7/ES6/EC6;

轿车:ET7/ET5/ET5 猎装。

其中 ET5/ET7/ES7 已开启交付,ES8/EC7 已完成发布并最快在 Q2 开启交付,ES6/EC6 预计也会很快发布并开启交付。全新的产品系列几乎都将会在上半年或启动交付或完成切换,尽力为全年销量做出贡献。

蔚来的产品布局策略其实有着 BBA 的影子,产品线高密度覆盖 30 万 -70 万元的主流豪华车价格区间;产品软硬件,尤其是智能化方面基本处于现阶段的行业头部;造型设计好评如潮,但过于家族化的设计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长期会导致审美疲劳;换电和服务体系随着车主的增加将会遭遇挑战,但在现阶段仍然是行业的标杆和蔚来最大的护城河。

总的来讲,在产品布局和体系构建上,蔚来走得还算扎实。8 款主力产品,20 万的年销量目标,超越下滑中的雷克萨斯,进入二线豪华品牌的前列,对蔚来来讲,在 2023 年更像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但是需要更好的去解决制造端的品控和产能拉跨以及营销端一贯的高开低走。

品牌与海外:

当蔚来品牌走到瓶颈时,两个全新的品牌——阿尔卑斯和萤火虫,正在孕育之中,并大概率会在 2023 年有个眉目,高中低搭配的蔚来将走向集团化作战的阶段。

ET5 猎装以及萤火虫都将在欧洲首发,针对欧洲打造产品和品牌,可见蔚来的海外战略并不是说说而已。虽然在 2023 年海外市场并不能贡献太多销量,但可以进一步看到蔚来在品牌、产品、体系方面的布局,这一点远比单纯运几船车出去更加有意义。

综上,年销 20 万和超越雷克萨斯更像是今年的必达目标,而从品牌策略和海外战略看,蔚来的野心有点大,未来的蔚来能否成为新能源时代的大众集团呢?

小鹏:绝地反击还是一蹶不振?

2022 年对于小鹏是高开低走的一年。年初高歌猛进,P7 大胆涨价销量还能屡创新高。而到年底,之前 G9 上市暴露的问题让小鹏的 2022 刻骨铭心,随着一轮走马换将,一场剧变已拉开帷幕。

2023 年是小鹏至关重要的一年,是经历剧变由内而外发起绝地反击呢?还是继续在混乱中一蹶不振?20 万辆的目标又能否完成?

从目前小鹏透露出的消息看,2023 年小鹏的产品线将迎来全面的升级,P7 迎来中期改款,P5/G3i 小改,新增两款全新产品——内部代号 F30 的中型轿跑 SUV 和代号 H93 的 MPV。乍看一副否极泰来生机勃勃的景象,但仔细分析却荆棘满地。

首先,3 年生涯的 P7 改款仅仅只是升级激光雷达和芯片,以跟上目前的主流水准,而对于造型几乎没有变化,这在如今最卷的 20-30 万元级市场显然是不具有足够诚意的。

P5/G3 这样的油改电产品除非全新平台全新换代,小改并不能带来本质的改变。

全新产品 F30 直面硬刚特斯拉 Model Y,看似市场很大,也有后发优势,但在这样一个市场,现实会有些残酷,目前 26 万不到的 Model Y 让 F30 已经很难定价了,而特斯拉的降价空间依然很大。

MPV 的市场空间本身就不大,如今各个厂家扎堆 MPV 让这个市场已经成为红海,以小鹏品牌年轻、科技为基因的 H93 凭什么在 MPV 市场胜出呢?

G9 看来是一款慢热的产品,通过小改和年款改善一下配置倒是有机会成为爆款,但目前没有看到有相关计划。

综上的产品策略实际上是小鹏在过去两年最高歌猛进顺风顺水、也是内部最为自大且混乱的时候做出的,显然存在各种各样不可逆的问题。

过去一款产品从 PPT 到上市通常要 5 年以上,如今新势力们将这个周期压缩到 2-3 年,即便如此,即便这一轮的剧变是有效且成功的,新的产品也得在 2 年之后才有可能问世。

品牌与技术方面,在顺境的两年里没有乘胜追击稳扎稳打有效提升品牌力,那么在陷入逆境时,品牌建设将为愈加的艰难。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是小鹏最领先的部分,但实际上对于用户来讲,90 分和 95 分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再加上华为在这方面的 " 入侵 ",很多品牌还能有捷径可走。

所以,对于小鹏,2023 年依然是困难重重,要做的只能是刮骨疗伤、苦练内功,为新一轮的崛起争取足够时间。

理想:一招鲜继续吃遍天?

2022 年蔚小理中走得最顺最稳的非理想莫属,二代产品 L8/L9 的切换虽然经受了争议,但也算顺利完成,销量更是走上了新的台阶。

在去年年末的广州车展上,理想汽车销售副总裁刘杰曾给出了三款车的销量预测,他们预计理想 L9 平均稳态的月销量应该在 8000 到 1 万辆左右,L7 和 L8 的稳态月销量应该在 1 万到 1.5 万辆左右。换句话说,按照月均 2.5 万辆测算,理想汽车将 2023 年的销售目标应该是锁定在 30 万辆规模,远远甩开了蔚来和小鹏的 20 万辆。

现在的问题是,理想能否凭借 " 奶爸车 " 这一精准定位一招鲜拿下 30 万的年销量呢?

相对于蔚来和小鹏,理想的思路是最简单和清晰的,算上即将在 2 月 8 日上市的 L7,在今年年初,理想就能够将 L789 三款产品全数推向市场,全力去争取销量。除此之外,800 伏的纯电 MPV 及 L5/L6 何时推出,是仅有的变数。

L9:从近几个月的销量看,L9 已经稳定在月销 10000 台上下,在 40-50 万元区间这个鲜有竞争对手的市场上基本已站稳脚跟,受到 L8 的侵蚀也不多,年度贡献 10 万 + 销量应该问题不大。

L8:在 35 万左右这个市场上,承担起换代 ONE 角色的 L8 将继续上打 BBA、下踩汉兰达,抛开受到 L7 的影响,月销过万会比 L9 更加容易一些,年度预计可贡献 12 万 +。

最后重点说说 L7。

对于 L7,理想给出的月销目标是双车合计 1.5 万辆。扣掉 L8 已经占据的 1 万辆,如果再按 10 个月算,L7 的年销量能够可能在 5 万辆左右,理想整体 30 万辆的目标其实还要差一口气。这就意味着,要么是 L8 继续加量,要就是 L7 需要冲到 6000 辆到 7000 辆的月均水平。

L7 能这么容易完成任务么?

L7 切入的大五座市场相对于理想之前耕耘的奶爸车 / 大六座细分市场有着巨大的不同。首先 30 万元五座这个市场竞争对手非常多,从合资车型冠道 /UR-V 等,到 BBA 的 X1、X3、Q5、GLC 等,再到二线豪华的 XT5、XC60、XC90,再到纯电产品 G9、ES6、阿维塔 11 等……这个市场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排布了太多的竞争对手,即便 L7 在产品力上有独到的优势,但也远比 L89 更难去攻城略地。

其次," 大五座奶爸车 " 这个概念也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相对于 " 大六座奶爸车 " 这个鲜明且精准的产品定位,大五座难与奶爸车形成强关联。具体信息可以等 2 月 8 日发布会看看理想准备怎样来讲这个故事。但目前已经有消息说,理想 L7 会推出没有空气悬挂的版本,把价格往 30 万元这个关口推进。

最后,相对于 L9 同 L8 的车型规格差异,同尺寸级别的 L7 与 L8 之间将会形成较大的竞争关系。虽然理想一直在强调 L7 同 L8 有很大的不同,不是同一款车,但实际上,L7 就是 L8 的五座版本。在过去的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五座 + 七座 "1+1=2 或者趋近于 2" 的情况——途昂和途昂 X 就是典型例子。

综上,简单的加法后,理想要想完成 30 万辆的年销量目标会很艰难,但并非不可能,L7 销量加码,还有 L5/L6 这样更低价的产品作为后手——只是按照李想的说法,L5 和 L6 都会等到明年。

结语:

最后,2023 年蔚小理的江湖顺位必然又将重排,但从销量来看,理想排头几乎没有争议,而最终是 " 理蔚小 " 还是 " 理小蔚 ",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M.J

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