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宙世代元宇宙 ZAKER智慧云 免费视频剪辑 合作 加入

巨头也扛不住了!

作 者丨倪雨晴,张赛男

编 辑丨林曦,朱益民

图 源丨图虫

消费电子寒冬,连苹果也扛不住了。

当地时间 2 月 2 日,苹果发布了 2023 财年一季报(即截至 12 月 31 日的 2022 自然年度四季报),营收利润双降。

财报显示,苹果第一财季总净销售额为 1171.54 亿美元,同比下降 5%,低于市场预期的 1211.04 亿美元,并且,这也是苹果自 2019 以来该季度营收首次同比下滑。

期内净利润为 299.9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3%,也低于市场预期的 309 亿美元。本季度毛利率为 43%,同比下滑 0.8%。

更让市场意外的是,苹果最重要的产品 iPhone 销售也出现下滑。通常每年第四季度都是苹果产品出货量最大的一个季度,因为冬季的假日购物季往往能提振该季度的业绩。但本财季(即 2022 年第四季度)iPhone 销售额为 657.75 亿美元,较上一财年同期的 716.28 亿美元下降 8%。

北京时间 2 月 3 日早上,# 苹果 iPhone 业务收入下降 8%# 的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电脑、可穿戴、手机成下滑重灾区

具体到产品线层面,苹果第一财季中除了 iPad 营收和服务收入同比增长,iPhone 手机、Mac 电脑、可穿戴等终端硬件均出现了下滑。

iPhone 销售情况尤为市场关注。

iPhone 业务净销售额为 657.7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716.28 亿美元下降 8%,各地区收入都出现了下滑,而大中华区下滑幅度最大,净销售额为 239.05 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257.83 亿美元下降 7.3%。

由于整体需求不振,此前多家机构已经多次下调苹果出货量预期。

比如在 2022 年 12 月,摩根士丹利就将苹果 iPhone 的第四季度发货量预测再下调 300 万部。此前,该机构在 11 月将 iPhone 第四季度出货量预期下调了 600 万部。该次下调后,摩根士丹利预计苹果 2022 年第四季度 iPhone 出货量约为 7550 万部,远低于最初预测的 8500 万部。

该分析师预计,iPhone 出货放缓将令苹果第四季度营收减少 3%,至 1200 亿美元。苹果公司在 2021 年第四季度(公司 2022 财年第一财季)报告营收为 1239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

也就是说,尽管此前经过了多次下调,但苹果发布的最终业绩数据仍然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当然,这或许不能完全反映 iPhone 的需求放缓。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供应链短缺造成的。" 市场对 iPhone 14 Pro/Pro Max 的需求仍然强劲,这支持了一种观点,即第四季度的需求更有可能推迟到明年第一季度,而不是完全消失。"

苹果方面也提到了供应链的影响。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第一财季业绩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影响,分别是美元保持强势、影响 iPhone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的供应链生产问题,以及整体宏观经济环境。疫情、芯片短缺确实让过去三年非常艰难,目前已经供应充足。

谈及 iPhone 库存,库克表示,需求的推迟、渠道的问题确实导致 iPhone 的库存量低于目标,iPhone 供货受到很大挑战,未来产生的影响还不确定,但相信供货短缺会解决。他进一步谈到,公司估算如果没有 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 供应链的问题,iPhone 的营收应当能同比上升。

苹果依然强势

尽管营收下滑,但对比手机厂商而言,苹果依然强势。调研机构 Canalys 数据显示,2022 年四季度中苹果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下滑幅度是最小的;2022 年全年苹果出货量基本和 2021 年持平,是前五大手机厂商中唯一正增长的公司。

在 2022 年,全球手机厂商面临了近十年最糟糕的市场,Canalys 的报告显示,2022 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 18%,跌至 2.97 亿部。由于需求疲软,2022 年各厂商的总出货量不足 12 亿部,导致全球年出货量下降 12%。

从全年数据看,报告指出,三星以 2.58 亿部的出货量占据 22% 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尽管疫情对中国制造带来很大限制以及存在的需求疲软问题,导致苹果在 2022 年第四季度首次出现两位数的下滑,但其年出货量仍达到 2.32 亿部,市场份额占比 19%,位居第二。小米以 13%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OPPO 和 vivo 则分别以 10% 和 9%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和第五。

如下图所示,其中,只有苹果出货量同比上涨了 1%,另外四家厂商都出现下滑,三星下降 7%,其余降幅都超过 20%。

再细看第四季度,即本次苹果财报覆盖的期间,全球出货量前五名中,苹果同比下滑了 11%,降幅最小。而三星、小米、OPPO、vivo 的下降幅度都超过了 15%,小米降幅最大,达到了 27%。整体来看,苹果在去年四季度的份额高达 23%,创下了纪录。

Canalys 分析师 Sanyam Chaurasia 表示:"2022 年末,主要市场的出货量均大幅下滑,三星和苹果都因此受到重创。尽管在第三季度曾出现一定的企稳迹象,但亚太地区和欧洲在 2022 年第四季度的市场表现却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头部市场的库存积压严重,例如印度和中国大陆,导致本年度最后一季度的市场表现令人失望。与此同时,经济不景气也导致北美和拉丁美洲的消费者支出下降。由于零售商和电信公司不愿增加库存水平,厂商必须仔细规划其新产品的发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从毛利率看,苹果服务方面的毛利率为 70%,硬件产品毛利率为 37%,而硬件端毛利率有所回升,足见苹果在手机高端市场上的强获利能力。

Canalys 研究分析师 Le Xuan Chiew 认为,2023 年苹果和三星基于在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将能更好地应对持续的不确定性。尽管面临总体需求疲软的压力,iPhone Pro 机型将帮助苹果扩大其收入份额。与此同时,Pro 机型出乎意料的供应挑战也已经促使苹果加速实现生产多样化,这将有助其降低供应风险并应对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调整供应链

苹果的业绩变化将深刻影响上下游产业链,对于投资者来说,尤为关注 A 股相关果链标的的后续表现。

对于未来的供应链情况,库克表示将继续优化和调整供应链。其所称的 " 调整供应链 " 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苹果供应链即将面临的变化。

去年以来,多个消息显示,苹果为布局供应链多元化,逐渐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显示,苹果计划在 2025 年前,将 25% 的 iPhone 产量转移到印度,比重远高于现在的 5%。

在苹果的供应体系中,中国供应商是重中之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每年都为苹果公司贡献了大量营收。苹果公司不仅依赖中国市场,更依赖中国制造,苹果公司 CEO 库克曾多次表明苹果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 防控政策在 12 月调整之后,苹果零售店的客流量同 11 月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需求端也出现了同样的变化。我不会过多讨论 1 月份,不过我们的业绩展望也考虑 1 月份的情况,我认为 1 月份相比 12 月份的变化,会大于 12 月相比 11 月的变化。" 库克表示。

与之相伴的是一个趋势,中国果链公司也将产能扩张步伐迈到了东南亚。

苹果的两大代工厂此前富士康与和硕均对外表示,将把东南亚纳入其 2023 年的扩张计划。和硕表示,公司今年资本支出将达到 3 亿美元到 3.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0 亿元到 23.5 亿元),部分用于东南亚产能扩张计划。

A 股苹果供应链公司在越南投资设厂的还有立讯精密(002475.SZ)、歌尔股份(002241.SZ)、裕同科技(002831.SZ)、蓝思科技(300433.SZ)、领益智造(002600.SZ)、美盈森(002303.SZ)等。

就在今年初,据市场最新消息,苹果公司的十几家中国供应商已获得在印度扩张的初步许可,立讯精密和镜头制造商舜宇光学科技在获批的公司之列。这些公司仍可能被要求寻找印度当地的合资伙伴。

E N D

本期编辑 刘雪莹 实习生 向添雨

百万读者都在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财经新闻

财经新闻

财富解码 纵横投资

订阅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

原创精品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