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下网商,作者 | 杨越欣,编辑 | 王诗琪
这个春节档,张译无疑是影视行业的赢家之一。
截至今天(2 月 2 日)下午 2 时,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满江红》票房已经突破 36 亿元。在其中饰演反派何立,被网友誉为 " 杀人用腰不用刀 " 的张译,主演电影票房也因此累计超过 200 亿元,仅次于吴京(317 亿元)、沈腾(288 亿元)和张涵予(218 亿元)。
有细心网友发现,《狂飙》一剧中,张译担任艺术总监。张颂文等主演也曾透露,剧中许多名场面是由张译设计。
演艺事业蒸蒸日上,投资收获有限
张译曾在《鸡毛飞上天》中饰演义乌商人陈江河,他自身确实也是一位投资了多家公司的 " 老板 "。
天眼查资料显示,与张译(本名张毅)关联的企业有 15 家,涉及文化艺术业、商务服务业和娱乐业等多个领域。目前存续的 5 家企业中,张译均持有股份,并担任其中 3 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但细看之下,张译的商业经历,似乎与他成名前的演员道路一样有不少坎坷。
2006 年凭借《士兵突击》崭露头角以前,北京广播学院的落榜生张译,曾在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服役多年。2009 年,签约华谊兄弟的张译凭借主演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获得当年中国电视榜 " 最深入人心电视形象 " 的荣誉。
2012 年,热门都市情感剧《北京爱情故事》中,张译因为饰演穷小子 " 石小猛 " 引起观众注意,知名度进一步提高。
两年后,张译主演打拐题材电影《亲爱的》,获得第 30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就在这一年,张译与黄钰共同创立北京安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股 49%。张译不仅是安瑞传媒的老板,也是公司旗下最重要的艺人。
这些年来安瑞传媒的业务基本依靠张译一人,旗下其他演员的知名度也与张译相去甚远。安瑞传媒参与出品的院线电影《攀登者》、《绣春刀之修罗战场》《少年》,以及电视剧《我的亲爹后爸》,其中都有张译参演。
2017 年,张译《鸡毛飞上天》获第 23 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在这部电视剧中,还暗藏了一个与张译有关的 " 私货 "。有网友看剧时发现,其中一句台词 " 藏也藏不住,老穿帮 ",与张译当时投资的餐厅 " 藏也藏不住老川帮 " 谐音。
2017 年,张译还开始做投资。他入股了一支私募基金 " 嘉兴清致 ",持股比例为 3.05%。这支基金背后的投资机构品清资本,曾参投多个项目,包括暴风体育、找钢网、淘实惠等,偏好智能制造、社交、电商领域,不过这些项目都不温不火,暴风体育还倒了。
张译做投资获得的收益有限。天眼查显示,嘉兴清致投资的江苏紫光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去年 12 月被南京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 " 经营异常名录 ",已拖欠房产税、增值税等各项税款总计 222 万元,公司董事长也被限制高消费。
梳理下来,无论是做餐厅还是做投资,对于当老板这件事,张译似乎并没太认真。
" 就是过去闲得要死,总希望有工作,总希望忙,我希望挣钱,我希望事业有起色。" 张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住在半地下室,青春期当了兵,后来当演员,熬到快 30 岁才出头。当 " 北漂 " 那阵,因为没戏拍、没工作,曾经历过三天吃一包方便面。穷过、苦过的张译,自称是需要通过工作获得安全感的人。
但张译说,他是坚守底线的。这个底线,可能就是演戏。" 我在这个行业中算是挣钱挣得很少的。" 成名后接受采访时,张译曾透露,尽管出场费动辄上千万,但他还是推了好几个真人秀,也不参加综艺,基本只做电影和电视剧两件事。虽然已经跻身头部男演员,片酬也水涨船高,但面对好剧本、好导演,张译常常 "0 片酬 " 出演。
如今的张译,是名副其实的 "200 亿影帝 "。2018 年张译主演的《红海行动》获得 36 亿元的票房成绩,次年他主演的《我和我的祖国》票房达到 31.7 亿元,此后他参演的《我和我的家乡》《攀登者》《金刚川》《悬崖之上》《一秒钟》等多部影片都实现过亿票房。目前,张译已将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上海电视剧白玉兰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多个影帝收入囊中。
张老板行不行还未知,但在实力派演员这一栏里,张译很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