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 月 27 日讯(记者 陈美)随着兔年来临,春节档电影终于在大年初一上映。
截至目前,春节档头部影片已逐渐清晰,《满江红》《流浪地球 2》《熊出没 · 伴我 " 熊芯 "》分列票房榜前三位。至 1 月 27 日,票房总收入达到 58 亿元,展现出惊人的消费力。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在上述三部影片成为赢家的同时,《中国乒乓》却选择了撤档,调整为小规模放映。这使得这部投资成本为 3.5 亿元的影片,在对手竞争和题材本身的压力下,或难以回本。
《流浪地球 2》出品方已能分账 6.5 亿
这个春节档的最大 IP 无疑是《流浪地球 2》。2019 年,《流浪地球 1》以 46.86 亿元的票房获得当年春节档冠军,片方分账 17 亿元。
今年,在名 IP、名导演、名演员的加持下,《流浪地球 2》总投资达 6 亿元,对应的成本回收也飙升至 18 亿元。截至发稿时,《流浪地球 2》票房突破 16 亿元,距离 18 亿元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众源资本管理合伙人陈伟稼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流浪地球 2》总票房可能无法达到 50 亿元,但 20 多亿元的收入也是很赚钱的。
猫眼专业版预测,《流浪地球 2》最终票房在 26 亿元 -41 亿元之间。随着该片票房突破 16 亿元,片方(出品方)分账也达 6.58 亿元。二级市场上,作为主要出品方之一的中国电影,其股价在春节前也出现异动。
除了中影、郭帆影业、登峰文化、中影创意(北京)这四家主要出品方外,今年春节档也呈现出资本抱团的现象。
以《流浪地球 2》为例,该部影片背后有 48 家出品发行方。四家主要出品方以外,万达、横店、之江等也作为联合出品方加入战局。而阿里影业、融创未来、万达影视、猫眼、淘票票、华谊兄弟等则是联合发行方。
" 相比出品方,发行方赚的是代理费。后者一般只拿制片方发行收入的 8-10% 作为发行代理费,有的只拿到 5-8% 的代理费。"有投资人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说道。
对《流浪地球 2》这样的大 IP,该位投资人认为,一旦票房出超预期,出品方即背后真正的出资人,是最赚钱的。" 后者收入会达到总票房的 40-43%,剩下一半的钱留给院线方。在《流浪地球 2》的联合出品方中,有院线资产的万达和横店也投了这部影片,这反映出院线方对前者的看好,以及收益最大化的操作。"
实际上,吴京在 2019 年就以 6000 万的投资接盘了万达影视的份额,最终收获 46.86 亿元票房,成为大赢家。此次,万达成为联合出品方也是对《流浪地球 1》投资决策失误的弥补。
《满江红》逆袭,遭遇 " 幽灵场 " 质疑
相比《流浪地球 2》的大 IP,《满江红》也在压力之下,开启了 " 逆袭 " 模式。
在中国电影披露的 2021 年股东大会相关公告中,《科创板日报》记者看到,中国电影先后参与了《流浪地球 2》《独行月球》等 3 部 " 重点市场大片 " 的投资,投资金额达 17.2 亿元;《满江红》《热烈》《天才翻译家》等 17 部 " 主流商业片 ",投资金额为 16.9 亿元。
随着口碑的发酵,《满江红》的排片量也超过《流浪地球 2》。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前者排片占比为 33.8%,后者为 26.7%。一位微博大 V 人士表示,很多地方的 IMAX 电影院都不给《流浪地球 2》排片。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上映前,《流浪地球 2》被院线方要求删减时间。消息显示,《流浪地球 2》时长 173 分钟,相比第一步多出 48 分钟,导演郭帆曾想上下两部上映,但又怕讲不清楚,最后还是合成一部。" 现在院线方上映的版本,是剪掉了 80 多分钟的版本。"
数据显示,《满江红》主控出品方为欢喜传媒,出品方还包括猫眼娱乐、光线传媒。受此消息影响,1 月 26 日欢喜传媒早盘高开逾 14%,而这家背后是徐峥、宁浩的公司,此前在春节档中已收获了多个高票房。
陈伟稼认为,今年春节档呈现 " 三大三小 " 的特征。虽然总票房仍无法确定是否突破 100 亿元,但已经是全面开花了。
" 从票房预售来看,2021 年头部影片能突破 10 亿元,并朝着 50 亿元的票房收入奔跑,以撑起整个春节档 100 亿元的总票房。今年预售虽少,但上映后头部影片仍可以往 20 亿元、30 亿元的票房收入想象。"
站在投资角度看,陈伟稼认为,影视文化类公司投资已进入到 3.0 阶段。"1.0 阶段是慈文传媒、博纳影业等,这类公司已经上市;2.0 阶段是柠檬影视、正午阳光,他们已经上市或者正在上市;3.0 阶段则是灵河文化、恒星引力等后起之秀,但这类公司的退出渠道仍以 IPO 和并购为主。"
" 相比之下,单部影片只要题材好,内容制作精良,上映前就不乏资本关注。很多资本都愿意出手,以博市场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