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虎啸商业评论
之前大家一直猜测小米汽车项目是不是要黄?但这几天泄露的图纸却告诉大家,雷军是玩真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现在才 2023 年 1 月,为了准备在 2024 年发售的车型制造话题,也未免有点太早了,在日新月异的电动汽车市场,一年代表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毕竟如果我们回看 1 年前的电动汽车产品,现在看来肯定已经过气了。
小米在 2021 年 3 月才宣布正式开启造车计划,按照这个计划,首款车型将在 2024 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小米集团副总裁兼 CFO 林世伟在 2022 年 11 月的财报会上透露,小米汽车研发团队人数已超 1800 人,前三季度总投入为 18.6 亿元,"2024 上半年正式量产的目标非常顺利,目前芯片供应也没有影响到小米汽车业务。"
不过 2024 年上半年这个小米汽车的发售时间实在是太晚,看一下大洋彼岸对手特斯拉的今天早上发布的财报就知道了。
特斯拉 2022 年财年总营收为 814.62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毛利润为 208.53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总毛利率为 25.6%,比 2021 财年的 25.3% 还略有所增加。2022 财年净利润为 125.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8%。
2022 年特斯拉发生了什么呢?
首先是特斯拉的规模已经达到百万级。2022 年创造了 131 万辆的特斯拉电动车交付新纪录。
其次是通过持续不断的价格战,特斯拉的单车价格持续降低,从 2017 年到 2022 年的 5 年时间,特斯拉汽车的售价已经打对折。
另外,对应规模不断扩大的优势,特斯拉的利润率却持续提升,从 2017 年的 -14%,提升到了 2022 年的 17%。
五年来,通过不断引入更低成本车型、增建更高效的本土化工厂、降低车辆成本和经营杠杆等因素,马斯克的电动汽车模式通过艰难的爬坡,已经跨越了盈亏临界点。
特斯拉在 5 年时间,已经实现了从一个商业计划到千亿美元生意成功落地的转变。
如果小米要推迟到 2024 年正式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则至少要拼杀 5 年,或许因为市场竞争残酷,头部公司特斯拉、比亚迪等已经形成坚实的行业壁垒,小米需要更多的爬坡时间才可以跨越盈亏平衡,8~10 年也不是不可能。
要完成这个过程,雷军需要有足够信心,小米的股东也更加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