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八卦女作者:无言
不知道大家都怎么看待所谓的 " 金融女 "。
前一阵子,知名考研名师张雪峰在一场直播中面对一位孩子家长提问 " 女生学金融好不好 " 时说," 你女儿长得漂亮吗?长得漂亮就好,长得不漂亮就不好。"
金融圈 " 美 " 有多重要?
如果拿一个现实中的行业和娱乐圈对比,金融行业可谓当仁不让。
从美女分析师跨界竞选世界小姐的秦泽文就因此火了一把:如果单单是一个世界小姐,她不会受到如此关注;如果她是金融女漂亮到足以参加世界小姐选拔,那她的 " 美 " 似乎都有了不一样的意义。
前一阵子,格林基金旗下两位女主播因为真实颜值与海报上的宣传美照 " 毫不沾边 " 而被喷上热搜。
当我将张雪峰的观点告知我的大学舍友,大家都笑了。作为北方一家双非财经大学金融学的毕业生,似乎没人比我们更清楚,非顶尖院校毕业的金融女,究竟面临着怎样的 " 理想与现实 "。
" 怎么定义金融女?我最近都有些搞不清了。是投行的分析师、投资顾问?是银行的客户经理、柜员?是私募股权公司成员、基金经理?还是投顾公司分析师?保险行业客户经理也算金融业啊。" 不少人提出疑惑。
" 你明明知道大家说的是那种看上去就高大上的商业精英、金融女 ",我无奈提醒。
" 不同岗位差距太大了呀,隔行如隔山。" 有人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所以,以下的采访全部来自没有人脉、资源,没有顶尖学校背景,北方双非财经大学的几个毕业生。像询问考研名师张雪峰的女孩家长的孩子那样,她们曾经对金融行业满怀憧憬,只是如今却感慨万千,以下是他们的真实经历。
欢欢:在金融街实习一天 150 元," 毕业就失业 "
毕业后北京某证券公司实习半年,后考研,目前研二在读
毕业的那年,真的是最为迷茫的一年。投资课上老师讲得案例有多高大上,毕业那年面临的现实就有多惨淡。那时候对女生来说,银行最为稳定对口,但是银行的工作却极为重复枯燥,银行柜员我们都接触过。
每天机械化地处理任务,做系统性的输入工作真的是心目中想要挥斥方遒的自己想要的吗?她们是最为 " 安稳 " 的金融女,但我相信没人会觉得高大上,其实不少朋友还是通过内推或者经过重重考试才进入了银行体系,但拉储户、朋友圈卖银行纪念币、收藏金条啥的好像是常态。
后来,我通过托关系好不容易才进入了一家小证券公司的后台实习,做真正的投行业务,但是因为学历只有本科,根本没有希望能顺利转正,而且很可悲的事实是:办公室里除了我之外几乎没有女孩子。
当时在北京金融街上的证券公司实习,每天只有 150 元的补贴,不过这还算是好的,因为我们最后要的可能只是简历中的一段经历,证券公司也明白这点,所以有不少证券公司很爱招实习生去免费打工,甚至还有内部人员以内推的名义揽钱。投行业务忙起来真的很忙,做项目时半夜也会让我修改 PPT,但即便这样忙上几个月,最后很可能也是终止上市,白忙一场。
丽丽:" 双非 " 金融女最后的归宿就是销售?
毕业做某银行客户经理 1 年后转行,目前是某二线城市公司财务
还记得毕业前曾有职业发展课问我们毕业后想做什么,我记得,那时候大家普遍的答案都是 " 投资分析师 ",只有一个男生说想做 " 投资顾问 "。当时我们都觉得投资顾问本质上就是销售,所以都很诧异。
但毕业之后的现实就是:本科生毕业很少能进入知名公司的投资分析岗位,哪怕是实习都得托关系;投顾的门槛就要低很多,当然了,由于直面消费者,免不了最后的性质还是销售。现在才觉得那个男生才是真正有社会经验的。
但我觉得也没必要特别悲观地讲什么 " 毕业就失业 ",既然认清仅仅大学毕业还是什么都不懂的社会小白,其实也是最容易尝试其他可能性的时候。既然进不了知名证券公司的投行部,也可以退而求其次地通过考金融学含金量高的证书,例如 CFA,积累相关行业经验,进入一家小证券公司投行部甚至进入私募、投顾公司的后台部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金融会计一般不分家,金融学为了读懂财务报表也会学会计的内容,如果想要稳定,喜欢财务的话,四大或者各个公司的财务部门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本科生所谓的 " 面子问题 " 其实很肤浅,这个社会会教育我们眼高手低的结果就是被抛弃。既然有着热血的青春,不奋斗起来从小事做起,经历挫折,何谈成长。"
贝贝:金融女 " 不美 "" 胖 " 是原罪?
一线城市某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分析师,工作 3 年
不一定要漂亮,但一定要有精神。不是有那句话,女生只有两种:漂亮的和不会打扮的。还记得曾经一个清北毕业的学姐给我们上课,第一件事便是 " 炮轰胖子 "。我当时身高 155,但体重足有 130 斤,听到学姐这么说时脸都红透了,这也让我下定心减肥,半年减掉了 20 斤。
当时学姐说,美不美我们或许没法选择;但胖不胖一定是和个人的生活作息息息相关。胖子大多数是懒人,或者拥有不良的作息习惯。当然了,如果是生病当然不包括在内,这就只是就大多数胖子来说。试问,如果你懒到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体重体态,那么谁敢相信你能管好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
如果演员有《演员的自我修养》,可能金融女也有相应的《金融女的自我修养》。你得相信,就是有一群姑娘,她们有颜值,有能力,愿意拼。既会画精致的妆,也搞得定 CFA、FRM、CPA。老实说,身边这样的姑娘不在少数,人美还努力还谦恭有礼,让人很难不欣赏。
所以颜值也是一样的,如果你有健康的身材,那么再丑也不会丑到哪里去;如果你因为运动而阳光、充满精力,再学学化妆,那么你一定不会丑。我觉得金融女为什么在我们眼中都应该是 " 美女 ",其实是因为她们应该足够自律。
这一点,我现在深以为然。
美美:金融行业真的很 " 高大上 " 吗?
北方某新一线城市投顾公司产品经理,工作 3 年
说起来很搞笑,我的每一个相亲对象听说我是学金融出身,在金融行业工作,都会 " 哇哦 " 的惊奇一下。
觉得很高大上,大概是外界对金融女最大的误解。因为和股市打交道,我确实需要每天关注财经资讯、看盘,做总结。为了能跳到一个更能用到自己专业的工作,我还在不停的备考 CFACPA,每天确实很忙碌,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但要明白一点:金融女不是都会炒股。
实际上,股市上的实操经验学校都不会教,最多有一节模拟炒股课,当时我们院校的学生还赔得一塌糊涂。我对市场如今的了解多数是在工作后,自己摸爬滚打时,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知。渐渐通过不停的学习和试错,理解投资大师的思想,学习 CPA、提升自己的认知,才慢慢转为盈利。
这种通过提升自己认知能力形成的 " 盘感 " 真的很难传授给别人。有的时候,它就是虚无的一个感觉,是对市场的熟悉罢了。如果真的有比别人厉害的地方,大概就是心态很稳吧,即便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不会太影响现在的我。
最后跟大家说一些比较现实的事情:很多你以为的所谓 " 金融女 " 很多都是一种社交媒体上的人设罢了。真正厉害的人物几乎不会在社交软件上随意 " 抛头露面 ",人家大多做的都是对公业务,甚至是独立在管理基金。
而一些直面消费者、在平台上努力打造自己 " 金融女 " 人设的人可能只是想要变现的短视频或直播博主,她们的真实学历和见识良莠不齐,文案可能都是别人写的,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漂亮。
每一行都没有自带的光环,如果你看见了光环,那么一定是别人通过不为人知的努力获得的。虽然我有时也会羡慕拥有一技之长的其他专业的同学,金融因为真正核心岗位人数很少,所以很卷。考研算是最高的分数;考专硕、考 CFA 算是学费、考试费最高;向往的投行面试者都是北大清华或者常春藤院校,所以,有压力是一定的。
但是,我也不后悔选择金融,因为相对于其他专业,金融的视角是整体和包容的,与其说学到了一门技术,不如说是学到了看问题的眼界和视角,如果你真的向往这样的不断学习的生活就勇敢选择,不要在意外人的 " 刻板印象 ",只要你想,这股劲头就会成为你向前的动力,不管是在金融行业还是其他行业。
注:文中欢欢、丽丽、贝贝、美美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