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剁椒 TMT,作者|不空
" 永远不知道 AI 能画出来什么鬼东西,但,正是这种好奇,促使你一直想玩下去。"
当 AI 绘画从一门专业技术 " 摇身一变 " 成了社交话题,桃桃和身边的朋友经常一玩就停不下来。他们尤其喜欢把 " 翻车 " 的图分享出来:" 猛男变萌妹,这种性别互换的图更有趣。"
桃桃还记得,当她第一次将 AI 绘画的 " 翻车图 " 分享到朋友圈后,收获了她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点赞。
和桃桃一样,小红书健身博主 @谢宇川川的一篇 AI 绘画翻车的帖子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他和小狗的合照被 AI 绘画一番识别后,竟然生成了两只狗。
这个帖子得到了近五万的点赞,评论也突破了一万。此前,他的点赞量维持在一两百左右。
结合社交平台上其他翻车案例,剁主总结了一个规律——翻车的越离谱,话题感越强。
AI 绘画的风向变幻实在太快。就在 9、10 月份,AI 绘画以出众的表现力和惊人的工作效率一鸣惊人,不少设计师甚至都患上了 "AI 焦虑症 "。就在人们认为 AI 将会加速进化,成为社畜的完美接班人的时候,AI 绘画居然翻车变成了 "AI 智障 "。
越翻车,越上瘾 "
"AI 绘画,过于离谱了。"
在一个名为 " 人类驯服 AI 实录 " 的群里,桃桃和朋友屡屡发出上述感叹,这当然离不开 AI 绘画对她们的 " 迫害 "。她和男朋友的一张合照导入到 AI 绘画功能后,生成的图片竟无端多出了第三个人,顿时让她哭笑不得。
对于桃桃而言,盗梦师、意间这类 AI 绘画小程序在操作上更加便捷。近日,抖音、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 APP 还上线了 AI 绘画功能,使用门槛进一步降低。
这些 APP 对此前文字生成图片的 AI 绘画玩法略作调整,衍生出了图生图的玩法,用户只需提供一张图片即可生成颇具二次元风格的图片。
这种简单易上手的玩法大受欢迎。截至发稿前,抖音的 AI 绘画特效已经有超过 2200 万用户使用。
与此同时,小红书、微博等各大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许多和桃桃一样的 AI 绘画 " 受害者 "。在他们的 " 被害自述 " 中,AI 不仅把肌肉猛男变成了大胸美女,还误把萌娃错认为小猫,甚至将一张帅哥自拍照生生转化成了浴室的马桶。
" 这种落差感对传播是很有优势的。"
看了不少社交平台的翻车案例后,互联网产品运营阿诚对剁主总结,翻车案例多集中在图生图的玩法中,而且主要是由于有前后图片的对比,所以会容易让用户形成直观的落差感。
事实上,以二次元风格为主的 AI 绘画工具或功能,其数据源多来自二次元同人网站,也必然会受其画风的影响,比如突出强调性别特征,大胸美女、肌肉猛男并不鲜见。
如果希望进一步放大 " 落差感 ",不少平台还可以支持对结果进行人为干预。
AI 绘画工具 Novel AI 就需要手动输入 "负权重",来干预 AI 生成的结果。所谓的 " 负权重 ",就是额外对 AI 下达一系列指令,要求 AI 绘画禁止出现某类结果。
输入 " 不要出现男性 " 的指令后,AI 绘画生成的结果就会减少男性出现的比例,也因此会出现肌肉猛男变成二次元萌妹的 AI 翻车事件。
输入 "multi people" 的指令后,结合正权重 "only one person 1 girl" 的指令,用户导入的两人合照就很有可能会被 AI 无中生有变成三个人,甚至将人变成动物。
尽管看起来,AI 绘画是变 " 笨 " 了不少,但用户对 AI 绘画的兴趣不降反增,尤其对 " 翻车 " 的讨论度一直居高不下。
在小红书 #AI 绘画 # 的标签下,热度最高的不再是 AI 绘画生成的精美作品,反而是 AI 绘画的翻车案例更受网友关注。
AI 绘画小程序" 意间 AI 绘画 "公布的数据显示,自 9 月 30 日上线后,用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值得注意的是,11 月起,一系列 " 翻车 " 案例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仅 11 月 11 日单日,意间 AI 绘画小程序用户就增加了 65.7 万,其用户数更是在 11 月突破了千万大关。
然而,此前我们看到的 AI 绘画是像《太空歌剧院》一样美轮美奂的作品,而如今的 AI 绘画越来越 " 智障 ",是因为用户参与多了之后,AI 反而变笨了吗?
数字艺术家脑玩家对剁主解释,AI 绘画工具是否能精准反馈取决于模型、参数以及 prompt,往往很难下论断。
相比之下,文生图类的 AI 绘画工具对技术要求更高,除了对大量图片进行学习之外,还要建立语言模型,正确理解用户输入的关键词。
图生图类 AI 绘画工具的技术要求虽然低一些,但并不意味着其精准性会降低。
她进一步补充,海外 AI 绘画工具 MidJourney 中也有图生图的形式,不仅能生成不同风格的图片,而且还原度也非常高。因此,不能简单判定图生图类的 AI 绘画变 " 笨 " 了。
比互联网更夸张的是投资圈:"AIGC 概念 " 已成炒作密码
高涨的热度,激增的用户,让 AI 绘画成为了资本市场备受瞩目的焦点。
首先启动的是一级市场。在英国,Stability.AI 凭借 AI 绘画开源技术获得了高达 1.01 亿美元的融资。国内初创公司也凭借在 AI 生成图片领域赢得了资本的押注,生成式 AI 平台 TIAMAT 在短期内就获得了 DCM 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VC 押注 AI 绘画,这件事并不难理解,但当前国内二级市场关于 "AIGC 概念 " 的一系列炒作,却让人大呼 " 看不懂 "。
据 Wind 数据显示,在今年 11 月之前,"AIGC 概念 " 甚少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问答中出现。就在 11 月后,"AIGC 概念 " 突然成为投资者问答的关键词。不少投资者更是直接问询上市公司是否会推出 AIGC 相关业务,有没有 AIGC,似乎成为对上市公司有没有未来的信心来源。
投资者的倒逼之下,不少上市公司都公开表示," 正在布局 AIGC 领域 "。
在 2022 全球元宇宙大会论坛上,万兴科技宣布推出 AI 绘画软件 " 万兴 AI 绘画 ",万兴 AI 绘画支持文生图和图生图两种形式。这也成为万兴科技布局 AIGC 赛道的起点。这一消息果不其然也为万兴科技的股价带来了提振效果。
就连图片版权大户——视觉中国也公开表示储备了 AICG 技术。这也带来了视觉中国连续多个涨停板。
不过,盲目快跑扎入这条赛道并不见得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新产业投资领域人士对剁主表示," 以 AI 绘画为代表的 AIGC 赛道看似红火,但目前依然没有看到行之有效的商业化模式。"这也成为她对 AI 绘画保持观望态度的主要原因。
6pen 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60% 的 AI 绘画用户从未开通付费服务,而付费用户大多都在百元以下,超过百元的付费用户仅占 10%。
桃桃也表示,自己并不愿意为 AI 绘画付费。" 只是消遣一下,完全没必要氪金吧!光是免费赠送的使用次数也就够用了。"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 AI 绘画工具在付费道路的探索上小心翼翼,都为用户提供了免费使用的机会,少则十几次,多则上百次。这些每日限免额度完全能覆盖普通 C 端用户的使用需求。盗梦师、意间等小程序还允许用户通过每次签到、观看视频等方式积累积分,借此获得免费使用权限。因此,用户对 AI 绘画的付费意识非常浅薄。
同时,桃桃还补充道,同类型的 AI 绘画工具非常多,而且在效果、玩法上并没有什么太大差别,换一个依然能够继续使用。
同质化严重也是投资者对 AI 绘画保持谨慎态度的原因之一。
" 短期确实能够吸引大量用户,但是单一玩法无法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模式。一定周期后就会出现大量用户流失的窘境,最终只能是为大平台做嫁衣。"
她认为,AI 绘画初创公司如果不能找到自身的技术壁垒或者产品壁垒,最终只能被成熟产品收割流量。当前抖音、美图秀秀等大产品依靠自有流量池,已经侵吞了小程序端的部分用户。
为了应对 C 端用户商业化的困境,不少 AI 绘画平台开始在 B 端发力,针对 B 端用户推出付费规则。这一条道路在投资人看来也并不明朗。
"AI 绘画本身面临的版权争议还没有最终定论,B 端客户在商用时也会比较谨慎。同时,Stable Diffusion 开源之后,AI 绘画的开发成本并不高。大厂、中厂想要开发 AI 绘画的程序,难度也并不大。所以,与其给第三方付费,还不如自己开发,风险也更低。"
总之,"AIGC 依然是大势所趋 ",但仅凭 AI 绘画短期的火热确实描不出 AIGC 赛道未来的前景。
AI 作画真正撬动产业还有多久?
事实上,在一片 " 火热 " 的 AIGC 概念背后,一些积极的探索正在发生,但撬动产业的步伐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快。
今年在工作中引入 AI 绘画工具的原画师丙丙透露,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 AI 绘画工具在行业中已经得到了认可,同时他表示,文生图类的 AI 绘画工具在工作场景中的实用性更大。
" 文生图可控性更强,后续调整关键词就可以进行修改,同时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关键词,可以建立自己的关键词库,很多人都认为这才是 AI 绘画时代真正的傍身之法。"
同样,网易一位原画师也肯定了 AI 绘画作为工具的重要性。为了优化工作流程,网易已经引入了 AI 绘画工具。他在一次分享中表示,之前人们分享笔刷,现在人们分享关键词。看似细枝末节的转变其实早已是 AI 时代到来的先声。
丙丙认为,AI 绘画工具已经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流。
" 和客户开始对接时,我就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在 AI 绘画工具上简单敲几个字,从 AI 绘画给出的图片里找设计灵感和思路,同时也可以就这些照片直接跟客户沟通,在第一时间统一双方的审美。"
这一点在丙丙看来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后续不必要的沟通对接环节,也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可以在三天之内完成以往两周完成的项目。
除此之外,AI 绘画工具作为辅助工具的生产力不容小觑,尽管 AI 绘画工具无法直接生成可用图片,但 AI 已经可以在构图、色彩等方面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
脑玩家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画几个色块,然后再借由 AI 绘画工具生成细节内容,最后可以再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的成图质量也并不低。
除了游戏行业之外,设计领域更是开始了从 AIGC 到 AIAD(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ded Design, 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的探索。
建筑师、服装设计、婚礼设计等行业不仅通过 AI 绘画工具寻找设计灵感,更能直接生成质感不错的效果图。
以设计师为例,设计师通过输入一些宽泛的形容词和要素批量生成图片,比如主体内容、特征和风格等,随后再从中寻找可参考的设计思路。同时,还可以将实况图或者效果图作为参考图导入到 AI 绘画工具中,AI 可以学习其配色和构图,并生成相仿的参考图。
在 Lexica AI 生成网站上,已经能看到不少跟城市建筑相关的作品。这些作品大体看上出质量尚可过关,空间关系、光影等因素把握也比较到位。虽然在细节把控方面的能力不足,但作为建筑师的灵感参考,已经可以碰撞出设计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