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尽管今年粮食再获丰收,但随着淡水、耕地等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粮食增面积、提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我国把粮食减损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其中," 机收减损 " 是重要举措。
确定了田块水稻收割高度后,4 名农机手拉开架势全力抢收。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粮食产量,赶在秋收前,江西省市县三级就对 6800 多名农机手进行了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培训。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去年,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平均降低 1 个百分点,挽回 100 亿斤损失。今年,夏粮、早稻、秋粮机收损失率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引入新技术 延伸产业链 助力节粮减损
一些粮食加工企业通过研发引入新技术,延伸加工产业链条,减少了粮食在加工环节的损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国家提倡全谷物食物消费,与此同时,通过技术创新,推广柔性碾磨等技术,来减少加工环节的损耗。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不仅加工技术在创新突破,产业链也在向米粉、米醋等精深加工延伸,碎米等副产品也被充分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