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起校园霸凌陆续登上热搜。
河南鹤壁,16 岁女生遭同学打骂。
踹胸部、烟头烫、用筷子猛插下体。
河北张家口,多名青年殴打辱骂一个男孩。
抽打踢踹,逼其下跪磕头。
多名女生在天台对一名女生轮流殴打、扇巴掌、用脚踹,时间长达 11 分钟之久。
校园霸凌,屡禁不止。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其影响到底有多严重?
最近,韩国又播出了一部相关的校园复仇剧。
既有扑朔迷离的悬疑,又有以暴制暴的爽戏。
当然,也不乏深刻的反思。
鱼叔今天就来聊一聊——
《第三人称复仇》
3
没有目击证人,缺乏第三人在场的证据。
警方很快以自杀结案。
灿美(辛睿恩饰),自称是死者的双胞胎妹妹。
她坚称哥哥绝不可能自杀。
小时候,哥哥被人领养,妹妹留在了福利院。
不过,两人私下一直保持着联系,时常视频通话。
而且,在坠楼发生前,他们还打着视频有说有笑。
两人还约定一起去海边游玩。
正说着,哥哥突然脸色一变。
随即摘下耳机,并让她等一下。
视频通话,也随之挂断。
也就是说,哥哥坠楼时,有第三人在场。
那部手机,在死者坠亡之后就不见了,死无对证。
由于信教,他们向来视自杀为大罪。
因此,哥哥的自杀令他们在教徒面前抬不起头来。
「他被魔鬼欺骗,一辈子活在罪恶之中」
她决定转学到哥哥的学校。
隐瞒自己的身份,靠自己的力量查案,并复仇。
关于哥哥的描述,众说纷纭。
有的小混混对他极为不满。
声称哥哥的死,让自己失去了报仇的机会。
「我应该在他活着的时候干掉他」
甚至,直言他是罪有应得。
「他就是个人渣,罪有应得」
事后,渣男翻脸不认人,还找人围堵她。
领头的,就是灿美的哥哥。
他掏出手机逼女孩承认,怀孕只是谎言。
甚至,强迫她当众验尿证明,搞得身败名裂。
当同学遭到混混欺凌,哥哥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
由于练得一身好功夫,混混们都对他避之不及。
而灿美只能通过他人的描述,不断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哥哥。
要想挖出真相,必须闯破这出罗生门。
在年级大会上,神秘人利用投屏播放了一段从未向警方公开的视频。
画面中清晰地显示,哥哥是被人踹下楼的。
究竟是想揭露真相,还是挑衅,都还不得而知。
灿美的探案追凶外,还有一出以暴制暴的复仇戏码。
男主池子(朴所罗门饰)便是其中的主力军。
他是业余拳击手,战力惊人。
他的脑部长了肿瘤,由于位置的特殊,无法开刀根治,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
在这期间,他会经常头疼欲裂,甚至昏迷。
性情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母亲长年住在疗养院,需要大笔的住院费。
池子只能借住在拳击馆的天台上,一边练拳,一边打零工赚钱,替母亲缴费。
直到一天,朋友银发女找到他,向他提议了一桩交易。
虽然被及时救回,保住了性命,却一直昏迷不醒。
对方还拍下了裸照,多次对她进行恐吓与精神攻击。
受害后,女孩第一时间报警。
但,富二代家里有权有势,很快打通了关系。
最终,警方以证据不足为由不予立案。
可校长压根不露面。
父亲只能颓然倒地,发出一声长叹。
「我想亲手杀了那小子。」
既然法律管不了,那么只能以暴制暴。
其实,银发女也曾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几个不良女生,经常将她堵在厕所里。
辱骂、圈禁,动辄打得遍体鳞伤。
他跟随几名施暴的女生,冲进 KTV。
连番的巴掌,扇得几人晕头转向。
在他的压力下,施暴者不得不亲自去病房向银发女道歉。
他调查到,当晚富二代会独自前往学校的摄影室。
于是,他穿上夜行衣,避开所有监控,来到富二代门前。
没等对方反应过来,便一拳将其击倒在地。
池子通过变声器,发出低沉的警告。
命令富二代,第二天去向受害女孩道歉,并自行退学。
然而,桌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注意。
照片中,被性侵的女孩无助地瘫倒在地,任凭富二代拍摄、取乐。
他折回富二代面前,大吼着质问这么做的缘由。
并举起锤子,一下一下砸向对方的脚背。
待他冷静下来,其骨头早被敲得稀碎,血肉模糊。
不料,在巷子里撞上了路过的灿美。
看着他鞋尖的血迹,灿美不觉产生了怀疑。
却在这里遇见了池子。
他当时的解释自相矛盾。
说与死者不熟,却又是第一个报警的学生。
灿美不禁怀疑,他就是杀死自己哥哥的凶手。
两条线索开始相互交织,但真相并未就此显露迹象。
以暴制暴,更是近年来爽剧中的高频词。
《猪猡之王》《模范出租车》都是此中的上乘佳作。
而《第三人称复仇》,则在爽的基础上,加强了悬疑的构建。
尤其是男女主之间关系,从生情到猜忌再到合作,经历了层层反转。
校园暴力的猖獗,也源自第三方的失位。
比如,不负责任的家长。
灿美哥哥死后,养父母脸上没有半点伤心,反而因其自杀违背教义,心生厌恶。
在得知他杀的真相后,又喜笑颜开。
他们丝毫不在意养子的遭遇、心境,甚至生死。
他们惦记的,只是自己的面子与虚名。
「谁能忍受得了这种家庭,他早就心如死灰了吧」
时值韩国高考前夕,升学率被校方视为头等大事。
即使校内发生了命案,校长也极不情愿配合调查。
警察一走,他就第一时间授意各老师,严禁学生私下讨论。
「尽可能不要破坏学习氛围」
关于灿美哥哥坠楼一案,他们草草断案。
面对灿美的强烈诉求,无动于衷。
当女孩遭到性侵,他们在收买下徇私枉法。
可富二代一受伤,他们又打起十二分精神,高度重视。
姑息纵容,只会令悲剧一再上演。
剧中另一案件,更加触目惊心。
一名初中生,残忍地杀害了拒绝自己求爱的女孩。
连捅 12 刀,面无表情。
因为他知道,根据韩国法律规定,14 岁以下犯罪者为「触法少年」,不用负刑事责任。
有钱人只要花上一点钱,就可以脱罪。
穷人受了欺负,却孤立无援,只能一忍再忍。
「只需要付些罚金,就能既往不咎吗?」
池子的拳头,既砸向施暴者的人性之恶,也砸向猖狂者背后的保护伞。
当然,以暴制暴,从来不是值得鼓励。
第一次行动中,池子的失控,就已经埋下了种子。
第二次,他收钱去惩罚「触法少年」。
不料,次日该少年就窒息身亡。
池子留下的蛛丝马迹,也令他成为了第一嫌犯。
迟到的正义,也不过是第三人称视角下的正义。
伤害一旦发生,对于受害者而言,已然于事无补。
真正需要的,是积极的提前干预。
弱者的忍让,只会令施暴者变本加厉。
旁观者的沉默,也无异于罪孽的帮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