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言出现足足半年多、相关爆料也过去了数十天后,2022 年 7 月 4 日,星际时代战略投资魅族科技的签约仪式终于正式举行。随着李书福与黄章的手握在一起," 吉利投资魅族 " 这件事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对于吉利来说,这是笔很有必要的投资
需要注意的是,在官方通稿里,关于此事其实并没有用 " 收购 " 来描述,而是吉利 " 战列投资 " 了魅族。与此同时,双方也宣布了包括魅族仍将保持独立运营,且黄章将作为 " 产品战略顾问 " 等一系列引人关注的相关信息。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这意味着魅族现有的一些技术、设计,未来极大概率会赋能吉利的车机系统,或许未来我们就会看到运行 Flyme、Aicy 语音助手的吉利汽车了。考虑到 Flyme 的交互设计、UI 风格,以及底层优化(比如 OneMind)水平和用户口碑,这些如果 " 注入 " 到吉利的车机里,指不定还真能出现些 " 化学反应 "。
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厂商处在了一个相对强势的地位上。他们可以决定是否适配某个品牌的车型,或是否允许其接入自家的 " 智能生态 " 体系,甚至是将自己的车联网技术 " 推广 " 到适配对象的车机上。比如大家熟悉的苹果 Carplay,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对于魅族而言,吉利的影响或许出乎意料
讲完了吉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魅族。众所周知,魅族一向是一家很有想法、对于产品也比较 " 精益求精 " 的品牌,但在近年来,魅族推出的新机在发布时间、细节的功能配置水准上,总显得比竞争对手要 " 慢上一拍 "。
这是因为魅族对产品没有追求吗?显然不是,众所周知其一向对于产品的设计与功能细节,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说白了,制约魅族手机产品力的关键因素,还是缺钱。没钱、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议价能力,去率先拿到供应链的 " 定制 " 或 " 独家首发 ";没钱、也就意味着很难像头部厂商那样,一口气搞出多款不同配置的 " 工程机 "、甚至 " 概念机 ",进行技术试错。
那么问题就来了,随着吉利此次的 " 战略投资 ",口袋鼓起来的魅族是否有望迎来产品力的大幅提升,以及产品线的重新扩张呢?说实话有,但可能并不是特别有必要。
一方面,回顾魅族的历史不难发现,当年在拿到阿里方面的投资后,其曾经推出过以 " 青年良品 " 为口号、主打高性价比的魅蓝产品线。并通过几乎是一个月一次新品发布的超高迭代节奏,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功提升了魅族与魅蓝品牌的出货量及知名度。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 年魅族(包括魅蓝)手机的出货量高达 2000 多万台,相当于前一年的 3.5 倍,但其中魅蓝品牌其实只占到了 50% 左右。也就是说,通过魅蓝的带动,实际上使得魅族自己的旗舰机销量也几乎实现了翻番。
正是因为曾经有着这样的 " 辉煌历史 ",在得知魅族即将被吉利投资的消息后,不少 " 煤油 " 都希望来自吉利的助力能够让魅族手机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考虑到今年魅族至今还没推出新款旗舰机型,此前已经复活的 " 魅蓝 " 新机配置又着实拿不上台面(虎贲 T310 四核、720P 屏幕)," 煤油 " 们的这种期许可以说是十分能够理解的。
有了吉利的助力,魅族或将能够专注 " 造梦 "
事实上就在今天,魅族方面已经宣布,由于需要 " 重新定义 " 产品,下代旗舰魅族 19 取消了今年的发布计划,改到明年第一季度亮相。而这相当于变相证明了我们的观点,那就是魅族大概率不会再走当年 " 拿到钱就搞机海战术 " 的老路,而是有可能运用手头的资源,更从容专注地去做有自身鲜明特色、且能够深度集成吉利车联网服务的代表性产品。
而这,对于那些从 " 梦想机 " 时代就一路陪伴魅族走过来的老 " 煤油 " 来说,还真不见得是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