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9 日晚间,深交所官网显示,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宝宝巴士 ")创业板 IPO(首次公开发行)终止,这距离深交所受理宝宝巴士创业板 IPO 申请正好一年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宝宝巴士创业板 IPO 在 2021 年 6 月 29 日获得受理,在当年 8 月 11 日进入已问询状态。但是,在 IPO 撤单前,宝宝巴士步入已问询阶段超 10 个月,且未对外披露一轮问询回复,无法查看监管层对公司 IPO 阶段的问询问题。
拟募资 18 亿搞研发 大半用来养人
据中国经济网,宝宝巴士原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 4,100 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 10.00%。公司拟募资 18.48 亿元,用于动画产品研发项目、APP 产品研发升级项目、儿童故事研发与升级项目、幼师贝壳研发项目、衍生品产业化及其配套项目、运营系统升级项目、大数据分析系统升级项目、福州研发中心项目。
宝宝巴士此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韩新科、徐建青。
与一般的拟上市公司不同,宝宝巴士整体算是轻资产运行的公司,现金流比较充沛,负债率极低,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公司依靠自身的利润滚存就能发展得不错,根本不太需要融资。根据宝宝巴士招股书, 事实上公司近三年一期一分钱银行借款都没有。
2021 年上半年最新一期的资产负债表来看, 公司账上有 3.45 亿的银行存款,还有 2.93 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构成是银行理财产品和结构性存款,这些高流动性现金类资产合计就有约 6.4 亿元,而公司总资产也不过 8.45 亿元,现金类资产占比高达 75%。
负债端来看,一共才 1.12 亿元,占比最大的竟是三千多万的应交税费。 近三年一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 15% 左右的极低水平。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宝宝巴士更像早教或游戏公司,但保荐机构中信建投在招股书中给公司包装了一个 " 专注于 0-8 岁的儿童启蒙数字内容提供商 " 的定位。
根据招股书的介绍,宝宝巴士在全球拥有众多用户,公司目前以 0-8 岁儿童及其家长为主要目标用户,研发、制作、运营以 " 好听、好看、好玩 " 为特征的音视频、APP 等产品。
依托获取的互联网用户资源,公司通过下述方式实现收入:(1)APP 接入互联网广告联盟客户(百度、谷歌等)的程序化广告 SDK,获得分成收入;(2)将音视频产品授权给第三方网络音视频媒体(YouTube、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喜马拉雅等),获取授权收入;(3)儿童启蒙衍生品(公仔、玩具、书籍等)销售;(4)用户付费下载或订阅等。
其中,APP 合作推广是公司营收的绝对主力。2018 年至 2020 年,该部分业务收入分别为 1.85 亿元、3.83 亿元、4.98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72.7%、72.87%、76.76%。具体而言,该部分业务就是 " 制作产品——提供用户免费使用,获取用户—— APP 接入广告——获得分成 " 的模式。而音视频授权大概贡献两成多的收入,儿童启蒙衍生品和用户内容付费加起来也才几个百分点。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2021 年 1-6 月,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89.39%、90.29%、88.98%、85.14%,主要客户包括百度、Google 等规模较大、管理较完善的广告联盟。尤其是, 2019 年及 2020 年公司来自百度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57.12%、50.74%。
旗下当红 IP 形象 面临知识产权纠纷
据中国基金报,2019 年 8 月,宝宝巴士的「超级宝贝 JOJO」动画系列在国内腾讯、爱奇艺、优酷三大视频平台上架,但反响平平。让人意外的是,宝宝巴士 9 月在国外的 youtube 上更新「超级宝贝 JOJO」海外版「super jojo」系列后却很快爆火,这也引来知识产权纠纷。
根据公司的说法,"Super JoJo" 形象及主要作品均系公司自主创作,于 2019 年上线,其形象可追溯至 2016 年公司创作完成并上线的 2D 版人物卡通形象 " 豆豆 "。公司 "Super JoJo" 从骨骼、五官上都比较精致小巧,是东方小男孩形象,与原告 "JJ" 欧美风格存较大差异,且原告主张的形象特征是幼儿卡通形象的常用设定,在原告使用之前已大量出现。
但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诉讼案件尚在审理阶段,公司已提交答辩状并提起反诉;若败诉,发行人将可能无法再使用 "Super JoJo" 形象,且面临对原告的赔偿(原告尚未提出具体的侵权赔偿金额),从而可能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编辑 |段炼 杜恒峰 杜波
校对 |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宝宝巴士招股书、中国经济网、澎湃新闻、中国基金报、公开资料等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