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锥智能,作者|刘雨琦,编辑|王一粟
在老对手亚马逊和新对手 TikTok 的步步紧逼下,Shopify 开始转型。
6 月 23 日,Shopify 宣布推出 B2B 业务。据该公司总裁哈利 · 芬克尔斯坦(Harley Finkelstein)的说法,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后在线购物平台的增长放缓,Shopify 正在寻求从 " 直接面向消费者 " 向 " 连接消费者 " 的商业模式转变。
Shopify 的确到了 " 不得不 " 转型的阶段。
一方面,遭遇了 7 个月的连跌 80%,Shopify 股价接近 " 脚踝斩 ",自 2021 年 11 月攀上最高点 1762 美元,至最新的 328 美元,Shopify 股价已疯狂回撤超 80%,市值蒸发 1700 多亿,最新市值仅 414 亿美元,股价已完全跌回疫情前。
另一方面,2022 年的业绩呈现下滑趋势。据 2022 年 Q1 财报显示,一季度实现营收 12 亿美元,环比下降 12.78%。事实上,从 2021 年四季度开始,Shopify 的营收同比增速就开始低于疫情前。随着美国消费环境的持续低迷,电商服务也更加内卷起来。
事实上,作为全球头部的 SaaS 企业,Shopify 的增长困境也是整个 SaaS 行业的难题。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 SaaS 市场规模约 1226 亿美元,中国企业级 SaaS 市场规模约 116 亿美元。Shopify 的大跌之路和转型尝试,或许也会给国内 SaaS 企业一些新启示。
01 与新老对手,打响阻击战
在国外,Shopify 是电商 SaaS 的 " 一根独苗 ",以帮助中小商家自建独立站起家,带头挑战已统治多年的电商巨头亚马逊。
电商平台模式与独立站模式开始了一场长达十年的 " 拉锯战 "。
相比于亚马逊的平台电商模式,独立站模式有着独有的优势。由于是自主建站,商家不受平台掣肘自由度更高。Shopify 帮商家从售前、售后、客户关系到采购中台,能实现覆盖网店、实体零售店、快闪店、社交媒体、本地移动应用程序等多个渠道,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 Shopify 商家已安装两个或更多的销售渠道。
受疫情影响,线下商业收缩给线上电商带来了机会。财报数据显示,Shopify 2020 年全年营收超过 29 亿美元,与 2019 年相比增长了 86%。数据显示,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商店数量增幅高达 201.53%,这让 Shopify 市值一路飙升暴涨 240%。
这样的 " 快跑 " 在 2021 年底开始略显疲态。2021 年 Shopify 增速开始放缓,2021 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速 57%,低于 2020 年的 86%,2021 年 Q3 营业收入更是未达市场预期。Shopify 在财报中表示,疫情对中小型企业的打击尤为大,尤其是 Shopify 的卖家倾向于销售服装、配饰等非必需品,虽然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发生了变化,但核心客户群体受损严重,很多没有撑过寒冬,导致了营业收入的下滑。
这让 Shopify 和亚马逊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规模上来看,目前,亚马逊35.4% 的用户来自北美地区、31.8% 的用户来自欧洲地区、24.1% 的用户来自亚太地区,用户覆盖面比较广。而 Shopify 则仍然依赖于北美用户,是其第一大收入和商户来源,55% 的商户贡献了 72% 的营收,来自美国的收入占比 65%。
而即便是在美国,Shopify 的 GMV 占比较亚马逊也仍有一段距离,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美国主要零售电商 GMV 占比,亚马逊居大头占比 41%,Shopify 位居第二占 10.3%,亚马逊几乎是 Shopify 的 4 倍。
而随着 Shopify 围绕电商服务做深,也与亚马逊产生了更全面的 PK。
财报中显示,Shopify 目前的商业模式分为订阅制模式和商家解决方案模式。早期,Shopify 建店模板包括订单追踪、自动化库存管理、上传图片、添加标签等基础功能;而商家解决方案则是 Shopify 为商家提供支付、物流、营销、融资等增值服务,收费方式为服务费制,从商家的交易金额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2015 年开始,由于接入 Payment,Shopify 开始从单一订阅制转向全面的商家解决方案制。财报显示,2022 年 Q1 商户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为 72%,同比去年增长了约 29%;订阅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为 29%,同比增长约 7.5%。
老对手还未解决,新对手已经准备好弯道超车了。2022 年 5 月,抖音及海外版 TikTok 再度蝉联全球移动应用(非游戏类)收入榜冠军。2021 年 9 月,TikTok 官宣月活用户数突破 10 亿,成为与 Facebook、Instagram 等国际社交巨头并列的全球第五大社交应用。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带货能力有目共睹,这也让不少分析师认为,TikTok 将对亚马逊和 Shopify 产生威胁。
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国商家在围绕 TikTok 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直播带货也是一个重点方向,而国外的品牌也闻风而动。
国外知名彩妆品牌 Fenty Beauty 的创始人 Rihanna 便曾多次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十分看重 TikTok 平台,或将成为 Fenty Beauty 未来的主要营销渠道之一,并在洛杉矶成立了 TikTok 创意中心,专门服务 TikTok 的内容制作和直播带货。
另外,宏观和行业环境的不利因素都在增多。
连续创业者李明顺通过与多位跨境业内人士沟通后认为,除了资本市场加息等大环境变化之外,来自苹果的政策收紧让独立站的转化率变得更差,这会直接影响 Shopify 与亚马逊的 PK 能力;另外,一批 DTC(Shopify 的主要客户们)业绩不够强,资本寒冬让他们没那么多钱去烧了,所以间接不利于 Shopify。
在前有猛虎、后有追兵的局势下,面对新兴电商的异军突起,Shopify 正在打响一场转型阻击战,来巩固其美国电商 " 第二巨头 " 的核心壁垒。
02 SaaS 变 " 重 "
2019 年,Shopify 拜访了几家大卖家,据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建站、选品以外,急需解决的就是物流方案的选择问题。当时的物流方案,不仅价格高而且十分不稳定,尤其在旺季,EUB 等邮政类产品容易爆仓,时效不稳定,有时达到 20 天才签收,客户退货率比较高。这很影响独立站追求的品牌效应和复购率。
Shopify 崛起的核心在于建设电商软件的基础设施生态,满足卖家需求,解决问题,而物流的配送和履约效率,正是电商服务核心关键点之一。当时的 Shopify 把这些物流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反馈,推出了 Shopify 专线,也就是 SFN 履约服务,试图从轻资产向自营服务转型,但由于缺乏对物流各环节的把控,使用 SFN 的商家并没有节省太大的成本,导致了 2019 年 -2020 年,SFN 并没有真正起势。
2022 年,Shopify 在 5 月以 21 亿美元收购了物流公司 Deliverr,这是 Shopify 在物流领域的第二起收购,21 亿美元的高额收购也表明了其抢占用户最后一公里的决心。
Deliverr 是美国本土的物流供应商,利用数据分析打造触及消费者的高效物流网络,为亚马逊等多家电商平台提供 " 两日达 " 服务。收购 Deliverr 后,将与原有的 SFN 整合,并计划推出一项名为 ShopPromise 的新服务,为消费者提供 " 两日达 " 和 " 次日达 " 服务,直接对标亚马逊FBA。
据外媒报道,目前 Shopify 正在大力地扩建物流团队,预计扩大一倍以上,在内部打造集成度更高、覆盖面更广的物流部门,并由新任 CEO 直接负责。而 Deliverr 加盟后,Shopify 可以在最少库存的基础上,为商家提供简化的库存管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库存平衡——根据需求规划库存,避免库存积压等情况,同时增强美国海岸线上从海岸到海岸的快递能力,采用陆运、航运或其他运输方式进行搭配,优化运输效率。
这在短期内,对 Shopify 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因为 SaaS 的商业模式特点在于,在线轻交付,实施服务成本低;一次获客连续缴费,客户依存性高;收费为月费或年费,现金流优秀。因此,高增长、高毛利是近几年优秀 SaaS 企业的核心表现。
而此次 Shopify 把 SaaS 变重,通过电商伸展出更多落地的服务,包括自建物流、金融服务等等,来提高壁垒,显然会对 SaaS 的轻量模式带来一定的利润影响。
财报中显示,2021 年 Q4 开始,Shopify 的净利润首次为负,至 2022 年 Q1 亏损持续扩大,营业亏损为 9800 万美元,亏损率为 8%,而去年同期的营业利润为 1.189 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 12%。
不过,虽然短期内将持续投入,但通过弥补物流业务的不足,形成了整个电商链路的闭环。财报数据显示,2020 年 3 月至 2022 年 1 月期间,Shopify 上的店铺数量增长了 201.53%,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新增 259 万家店铺,一部分来源于疫情的催化,另一部分也是源于服务的整体性,让商家更容易入驻。
除了自建物流体系外,SaaS 模式也在向 B2B 转型。其总裁芬克尔斯坦看来,B2B 业务是一片巨大的 " 未开发市场 ",同时也是一个扩大 Shopify 市场目标的机会,他预计 B2B 业务能为 Shopify 创造数十亿的收入。
目前 Shopify 虽然没有披露太多 B2B 方面的业务布局,但从 Shopify Puls 版本中,光锥智能发现了其 B2B 的思路:Shopify 要做淘宝和 1688 的合集。
Shopify Plus 官网显示:商家可以通过 Shopify 将零售和批发业务集中到一个在线商店,也可以专门开设专属的 B2B 商店。
具体的功能包括通用平台和个性化定制两个部分:
通用平台:集成了批发的基础功能,包括批量下单、个性化定价及折扣、库存管理等,同时可以与外部 ERP、CMR 等系统进行集成,管理订单、客户和营销计划。
个性化定制平台:为 B2B 和 DTC 客户运行单独的店面,在一个中央平台管理双方的订单和库存。举个例子,某些商户并不会自己囤货,而是接到订单后,Shopify 的批发商家直接根据买家订单进行发货,类似无货源电商。
据光锥智能了解到,目前澳大利亚男士护肤品牌 Beard & Blade、食品制造商 Laird Superfood 和咖啡品牌 Death Wish Coffee 等公司使用 Shopify Plus 向消费者和其他企业销售产品。
对于美国市场环境来说,B2B 确实是一个未开发完全的增量空间,数据显示,美国有 38% 的批发商和 61% 的制造商都没有电子商务网站。根据 2021 年秋季麦肯锡对 750 名高管进行的一项调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2B 买家正在将他们的企业采购转向在线渠道。
不过,亚马逊也并没有打算放过这块蛋糕。2022 年 1 月,Amazon Business 宣布与采购软件公司 Precoro 进行整合,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 Punch-in 工具简化采购流程,同时强化亚马逊的 B2B 业务。整合过后,企业在 Amazon Business 上采购完物品后,可以将购物车提交给 Precoro 以生成和审批采购账单。
相比于 Shopify 的模式,亚马逊用平台的便捷性将 2C 和 2B 的场景串联,企业用户在 C 端平台上也可以直接提交批发需求,由 Precoro 进行采购和审批。
总的来说,Shopify 从单一的建站工具起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Shopify 正在从标准的轻服务 SaaS 模式转向重电商、深入供应链的模式,来增加商业竞争力。
近年来,Salesforce 向 PaaS 平台布局,让通用 SaaS 变厚;而 Shopify 更像是电商行业的行业 SaaS,正在变重。无论是哪一种变化,SaaS 都不再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