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万里
昔日,他顶着独角兽光环上市。如今,却坐上了 " 冷板凳 "。
5 月 26 日,工业富联盘中下探至 8.99 元,创下上市以来新低纪录。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为 9.22 元,总市值为 1832 亿元。
4 年之后,当宁德时代越过万亿市值关口成为 A 股科技新巨头,工业富联却 " 越来越小 "。相比 25.78 元高点,该公司累计跌幅达 64.23%,总市值蒸发超 3200 亿元。
有投资者评论道," 工业富联是一家有价值的企业,但不是有价值的股票 "。
还有投资者吐槽道," 这家公司拥有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一系列热门概念,股价却跌跌不休,说它是 A 股最弱科技股不过分吧?"
即使是这样,工业富联的股价依然低迷,投资者 " 不买账 " 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与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行有关。
今年年初以来,消费电子板块指数跌幅超过 35%,部分个股从去年开始就进入了深度回调通道。例如,立讯精密、蓝思科技从去年 1 月份至今累计跌幅超过 50%。
受疫情影响,国内消费电子市场低迷。数据显示,今年前四月份,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 8742.5 万部,同比下降超 30%。
另一方面,工业富联的成长性偏弱,难以提振市场做多信心。
2018 年至 2021 年业绩数据显示,工业富联营收规模分别为 4154 亿、4087 亿、4318 亿、4396 亿,分别同比增长 17.16%、-1.61%、5.65%、1.8%。
同期,公司归属净利润分别为 169 亿、186.1 亿、174.3 亿、200.1 亿,分别同比增长 6.52%、10.08%、-6.32%、14.8%。
再看同行可比公司立讯精密,2018 年至 2021 年,该公司营收规模从 358.5 亿增长至 1539 亿,这 4 年内营收同比增速均超过 47%。
同期,其归属净利润从 27.23 亿增长至 70.71 亿,除了 2021 年净利增速下滑外,其余三年同比增速均超过 53%。
在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上,工业富联高于立讯精密。但在业绩增速上,后者增长更强劲。
从盈利能力指标看,2018 年至 2021 年,工业富联的毛利率一直保持在 8% 至 8.7% 之间,净利率保持在 4% 至 4.6% 之间。同期,立讯精密的毛利率在 12% 以上,净利率在 5% 以上。
近 4 年,立讯精密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高于工业富联。
从股价表现看,业绩增长强的立讯精密从 2018 年 6 月份至今涨幅超 160%,而同期工业富联是下跌状态。
投资者一直很纳闷的是,工业富联的业务为什么不那么赚钱呢?
2021 年年报显示,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业务合计贡献了 98% 以上的营收,但这两块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仅为 10.83%、4.14%。
工业互联网业务毛利率高达 43.87%,占营收比重不到 0.4%。不难发现,高盈利的业务占比非常小。
从工业富联转型的方向看,布局工业互联网、元宇宙、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这些都是具有前景的科技热门赛道,但冷冰冰的财报数据又让投资者兴奋不起来。
在二级市场上,投资者给予的估值已经表明了态度。目前,工业富联市盈率约为 14.06 倍,而行业平均市盈率超过 40 倍。
大家认为工业富联有投资价值吗?欢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