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全国稳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全国 2800 多个县(区)都参加了。
经济问题无小事,跟每一个人都有关系。
会议内容很长,全文有记录,很多人能看到,我只给大家理要点。
当下急需救市扭转局面。
但具体的举措更多还是之前六个方面 33 项具体政策的落实,国常会已经多次强调过了。
今天大会信息透露出,5 月前两周,发电量,运输量,新增贷款量都是负的。可以说今天的会议刻不容缓。
我认为应该是到了最近两年多以来,压力最大的时候了,主要就是稳就业和稳大盘宏观经济。
第一,就是稳就业。
4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达 6.1%,突破 5.5 的全年目标阈值上限;
其中 16-24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已经上升到了 18.2%。
每 10 个青年人,就差不多有 2 个人失业。
我看到两个数据:
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第一季度求职申请人数增加 34.64%,但是招聘需求人数则仅增加 5.68%,找工作的人明显比工作要多。
第二个是教育部的,2022 年预计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 1076 万人,比 2021 年增长 167 万人,首次突破千万大关。
这么大的就业压力,但面临的却是产业裁员潮。
所以才会有 460 万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国考人数 200 多万。因为工作难找啊,只能挤进体制内,要么就延迟毕业。
大家这都能感受到的?
所以保增长,首先就是保就业。
因为这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民生问题。
一个 GDP 的增长点数就意味着 150 万到 200 万的就业岗位。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就业永远都是头等大事,不仅仅意味着财富增长,更加意味着社会稳定。
第二个是宏观经济。
我自己也感觉特别明显,4 月数据出来后,情绪一下就变坏了,大家都开始悲观。
三驾马车看,出口下滑厉害,投资和消费都不太好。
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下滑的比较严重,因为大家手里没钱嘛,对预期也不好。
这些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预期。
另外还包括 4 月份的社融数据,更是失之千里,没有人借钱,社会经济就不扩张了。
这是如何传导的呢?
没人消费,就不需要那么多生产产能。
产能收缩,企业主就不去借钱,就意味着不买设备,租厂房来扩大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就业。
那整个就进入了消费萎缩,信用萎缩的通缩型经济。
现在二季度仅剩下一个月了,可想而知,到时候,二季度的数据肯定比 1 季度还差。
所以当前必须用超常规手段刺激经济才行。
今天会议提到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二季度经济正增长,实现二季度失业率的下降。
接下来就是执行,落地,等待。
今年一定是一个投资大年,基建首当其冲,各地动工的项目很快就会上马,通过发债来筹钱给基建项目护航。
同时房地产的扶持很快还会紧锣密鼓上线,因为房地产的拖累太明显了。
4 月份的房贷一下就下降了 4000 多个亿,买房贷款的人一下就好少了。
当然,库存多数还是在三四线城市和一部分二线城市,从库存量看也进一步说明三四线的房子真的相对过剩了。
其实我从去年十月开始就说楼市救市的节奏过于慢了,力度也过于小了。
我举了一个比喻,去年下半年还只是发高烧,就得赶快打退烧针,但政策上一直只是给点感冒药吃。
发烧这么久,到现在,房地产已经躺进了急救中心,再来抢救,成本就要高太多了。
很多人对房地产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偏见,认为房价下跌,房地产行业出问题就让他出嘛,最好崩掉,房价这么高,不挤挤泡沫,大家都不敢生孩子了。
到现在呢?房价倒没打下去多少,房企和房地产行业先不行了,大家也都很难了。
房地产当然有好有坏。
中国过去靠着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让地方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土地财政也是有副作用的。
尤其是有些地方新房拼命限价,投资客炒一套房获利上千万,胜过任何劳动收入和小生意,企业主也不想干实业了,千辛万苦累死累活,结果还不如炒一套房赚一两千万来的快,谁还会冒着风险去投资实业呢?
所以有些限价方式我认为也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了。
让经济慢慢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方向是没错的,但不能操之过急,现在完全抛弃房地产,只会让经济一落千丈。
如果急于在短期内摆脱房地产对经济的绑架,结果导致经济下行过快,失业率急剧上升,甚至是断供急剧增加,那副作用就真的太大了。
因为以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还离不开房地产,这一点我在:楼市越来越像 2015 年了?这篇文章说的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感觉大家一说到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硬核科技,说实话,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是要向上突破,但是靠这个吃饭,现阶段根本不现实。
农民工要吃饭,你不发展基建房地产,怎么办?
我去年就说,真的把房地产撸下去了,损伤最大的是农民工群体,是房地产和几十上百个产业链上的就业群体,是水泥厂,钢筋厂,家具厂,电器厂的那帮工人。
当下吧,我认为基建,要大力投入。
因为对一个发展中国家,基建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连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拓基建,我们怎么就不要了?
今天的会议还提到了,
我们高铁,普通铁路的通车里程比最大的发达国家还差得远呢。
同时,救楼市,也刻不容缓。
而短期内能够让楼市起死回生的,我昨天也提到过,要么给政策,要么给钱。
所以一定程度上的放水是必不可少的。
大家回忆一下 2008-2009 年的四万亿。
2008 年的时候,M2 同比增速在 18% 以下,随着四万亿到来,半年时间,M2 一下子窜到 29.74%,当年全年增速为 27.7%。
大水一出,市场立刻就沸腾起来了。
那今天的会议后,楼市到底能不能救起来呢?
只要水放的足够多,救起来是没问题,但我却有另外的担心。
另外就是政策,我也提到了,目前针对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政策明显是偏弱的,很多人有钱想换房根本换不了。太保守了。
另外也要考虑针对当前有房的存量房贷,适当考虑给存量房贷做点优惠。
因为过去好多人下手买了房,近三年买房的存量房贷是偏高的,5 个多点,甚至 6 个点的利率,让好多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存下来了,好多人哪怕想买房,想换房,一看负债,就忍住了。
我的买房训练营社群里面,好几个学员都在说要提前还贷了。
所以我觉得至少可以先针对家庭首套房的房贷超过 5% 的,可以适当降低下存量房贷利率,这完全也符合方向。
说实话,现在的楼市环境和 2008,2015 年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当时买房需求端比现在好很多,因为房价没这么高,大家口袋还有钱,需求也比现在旺盛。
而且政策放松的力度,放水的力度也比现在强。
如今,需求端已经没那么强的需求和购买力,政策如果还偏保守的话,那扶持难度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不过现在工具箱已经打开了,凭着中国经济积累的韧性,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