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显示,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39 亿元,同比下降 4.01%;实现归母净利润 1.45 亿元,同比下降 48.76%。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42 亿元,同比下降 10.62%;实现归母净利润 3658.51 万元,同比下降 45.57%。
对于业绩的下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褚浚表示系营收下滑而各项支出同比增长致使收支两头挤压所致。成本费用方面,他指出,一是主要原材料成本上涨," 牛肉、毛鸭、鸭脖上涨幅度在 10%-25%";二是石油、饲料、包装成本、人工成本等成本也出现上涨;与此同时为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门店租赁、市场促销等各项费用持续增加。
在业绩会上,疫情对公司的影响被投资者反复问及。" 目前单店销售相当于疫情前的八成," 公司独立董事王金本说," 受疫情在多城市、大范围反复,导致人流量下滑,尤其高铁、机场、商超综合体等尤为明显,终端门店的单店收入在 2021 年初基本恢复后,再度出现持续下滑趋势。"
尽管如此,公司并未放弃今年的业绩目标。据财报,今年公司计划完成营业收入 26 亿元,净利润 2.7 亿元。公司副总经理范旭明表示,市场方面,将继续千城万店计划,2022 年计划新开门店 1059 家;产能方面,重庆生产基地、陕西生产基地预计将分别于今年 6 月和今年 8 月投产,浙江生产基地预计 2023 年底可投产。
疫情反复下,商超人流下滑,线下门店将如何布局?" 在线下渠道开发上公司将由商超店向街边店、商业街店转型," 范旭明在会上介绍道," 将全面进驻开发工厂店、校园店、高速服务区店等渠道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
疫情之下公司也在大力拓展线上销售。"2021 年公司通过网上旗舰店、口碑、外卖等第三方销售平台实现线上交易额(GMV)5.36 亿元,线上销售占比为 21.04%,同比增加 4 个百分点。" 范旭明补充说道。
谈及今年的线上销售情况,公司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曾细华在会上称:" 今年疫情之下,公司新零售业务占比有所提升,计划目标是线上销售占比达成 30%。"
(编辑 刘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