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与奥运五环的结合
作为今年北京冬奥会的三大赛区之一,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与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产生 21 枚金牌。登上海陀塔的塔顶,你便能看见这次的比赛场馆之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雪飞燕 "。
海陀塔是在原中科院延庆太阳能发电研究基地的太阳能集热塔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完成的,该项目是 " 十一五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重点项目,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 119.45 米,屋顶截面直径 20.4 米,腰部最细部位直径 17.1 米,是目前延庆地区最高的构筑物。从北京出发,旅客无论是走京藏高速、京礼高速,还是乘坐京张高铁,都能在途经延庆时看到这座百米高塔。
在现有建筑上进行改造,虽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也符合本次冬奥会 " 节俭办赛 " 的理念,但给设计师带来一定的挑战。杜异介绍,按照设计要求,原本集热塔的功能要保留,以后还要继续做太阳能集热试验。这对于设计师创作的自由度,就有了一些限制。
" 冰雪 " 与 " 奥运五环 " 两大元素要如何在这座高近 120 米的塔上呈现呢?六条 " 冰晶飘带 " 围绕塔身旋转而下,富有灵动飘逸之美;飘带上 " 冰裂纹 " 的钢结构造型,既结合了中国瓷器,也融合了冰雪元素;放置在塔顶高 18 米、直径为 12 米的巨型奥运五环,让整体的视觉效果呈现出 " 冰雪丰碑 " 的厚重力量感。这便是杜异给出的答案。
飘带的设计,是杜异最钟意的细节。杜异觉得,围绕塔身的飘带,单独看就像从高山上俯冲而下的滑雪赛道;整体看,塔身被飘带包裹,像一座冰雕状的奖杯。
延庆的冬季,风大气温低。" 有时塔顶一阵风过来,170 斤的壮汉都站不住。" 海陀塔从纸面设计到方案实施,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扛住 12 级大风。杜异介绍,在设计时他们曾监测到这里瞬时最大风力能达到 11 级,这就意味着既要减轻五环的荷载重量,同时又要减小风阻。
" 塔身‘冰晶飘带’的透明材质,采用了 ETFE 膜。这种材质轻,水立方体育馆外观改造成‘冰立方’,也是用了这种材料。" 杜异介绍,两者的区别是,水立方采用了镀点膜,以防止室内过强的热辐射,而海陀塔的 ETFE 膜则是用了全透明膜,更易产生冰雕的透明感。
塔顶五环的设计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增强整体的抗风性,杜异采用镂空的方式进行设计,降低风阻的同时也减轻了重量,总重量也减到 50 多吨。
"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五环吗?" 记者提问。
" 不知道世界上是不是,但目前是国内最大的。" 杜异并没有刻意追求五环是否够上 " 最大 "。
夜幕降临,海陀塔点亮霓虹," 奥运五环 " 点亮夜空。
现代快报 + 特派记者 是钟寅 张瑾 钱念秋 文 / 摄
(编辑 邵倩倩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