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菲 文 / 摄)单手抓住大环,双脚踩在大环上行走,如履平地 ……1 月 20 日,在天津卫视制作的代际竞技纪实节目《跨时代战书》上,盐城市盐南文旅街头艺人陈元堂挑战大环行走五十米用时最短吉尼斯世界纪录。吉尼斯世界纪录要求 14 秒完成挑战,而陈元堂用 12.17 秒完成挑战,获得大环行走五十米用时最短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12.17 秒!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天津卫视制作的代际竞技纪实节目《跨时代战书》,陈元堂挑战大环行走五十米用时最短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一项全新的纪录。节目现场,吉尼斯世界纪录要求其遵守挑战规则,14 秒内完成挑战。
什么机缘巧合让陈元堂挑战了吉尼斯纪录?" 我之前无意中把大环行走的视频发到网络平台,没想到点赞量最高的一条有 188.5 万。" 陈元堂介绍,这条视频 " 出圈 " 后,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和节目组看到,他就在节目上完成了挑战。
苦练!杂技技能进步迅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今,陈元堂已经是杂技圈内小有名气的达人,光环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练习。
陈元堂是个 95 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人。15 岁便出来工作,一开始在县上的餐馆、火锅店做服务员、帮厨,也修过汽车。
" 进入杂技行业,要感谢我堂哥,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陈元堂回忆道,杂技要求功底,半路出家的少," 我锁骨断过,手腕韧带撕裂过,肌肉萎缩,现在也伸不直。所以我拒绝过堂哥一次,但是在老家实在没出路啊,就想着到上海跟着堂哥试一试。"
20 岁那年,陈元堂背上行囊来到上海,跟着堂哥学杂技。" 因为我入行晚,关节跟不上,堂哥就让我先练太空漫步、俯卧撑等体能训练,强拉关节,一开始腰疼了一年。"
在陈元堂堂哥上台表演或者练习技能时,他还帮着打下手,练习学习道具。" 水晶球、魔方 …… 这些道具我一练就上头了,越练越喜欢,有时候整天琢磨某个动作,晚上做梦也会梦到,以为练会了,一惊醒原来是做梦。"
" 刚上大环,头会晕。" 为了练习抗晕,陈元堂会原地转圈,一直转,直到自己累倒下或者吐了,再爬起来,继续转。" 大环主要靠手和腰的核心力量,手必须抓稳,腰也要保持平衡,这些都需要练。"
深耕!把杂技当成终身事业
陈元堂在上海表演四年多,堂哥去了杭州,而他经朋友介绍,2021 年 3 月份,来到盐南高新区新弄里进行街头大环特技表演,一周五天,一天四个小时,从下午五点半到晚上九点半。
" 常规的街头表演是歌手、舞蹈、乐器,陈元堂属于个人的特技表演,节目形式独特,他在网上也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所以我们签约他来盐南表演。" 巡检人员李女士说,干他们这行,很辛苦,平时每天都要训练,而且大环有 40 斤重,表演时间长了吃不消,他手上的老茧和身上的肌肉都是训练表演的结果。
" 现在转的时间长了,头不会晕,不过手臂酸。" 陈元堂表演 15 分钟后,进入休息时间,顺手给大环的灯插在插座上充电," 这个大环材质是航空铝合金,灯条和防滑胶皮是我自己装上去的,灯有 200 多种颜色。现在冬天室外冷,看的人不多,夏天周末的时候,看的人挺多的。"
作为盐南文旅的街头艺人,陈元堂在新弄里寒来暑往的表演环上特技,环上行走也是在这期间偶然练成的。" 干我们这行,每天都要训练,其实训练很枯燥,我无意中看到外国人踩着大环走的小视频,不过他跑两三步就失衡了,我突然就想试试。" 陈元堂练习了约一个月,就可以踩着跑," 我现在不限时最长可以跑一公里,正常发挥 100 米。"
陈元堂不仅练成大环行走,还有倒背转。" 倒背转可以说是练大环人终极向往的动作,在国内会这个动作的不多。" 陈元堂为了完成这个动作,练了三个月,摔了两个月," 晚上睡觉背会疼醒,中途有想过放弃,但是不疼了又想练,第三个月,终于能完整做这个动作了。"
" 他这个行业很辛苦,但是我知道他喜欢,所以我也理解支持他。" 陈元堂的女朋友珍珍也是四川人,为了他,辞去了在云南的工作,来到盐城,在他身边陪伴他、照顾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