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画报》杂志 1 月 24 日文章,原题:如何为北京冬奥会制作超过 120 万立方米的人造雪 为冬奥会造雪算不上新鲜事,最早可追溯到 1980 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由于当地迟迟不降雪,工作人员不得不用卡车将人造雪运到光秃秃的越野滑雪赛道上。在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人造雪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在亚热带气候区举行的 2014 年索契冬奥会以及在气候干燥地区举办的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上,人造雪的比例分别达到约 80% 和逾 90%。
这些装备大多在 2018 年和 2019 年就经海运从意大利抵达中国,以确保有充足的运输和安装时间。但直到去年 11 月中旬,各赛区气温才降至可以开始造雪的程度。
这场 " 暴风雪 " 的效果如何?中国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负责人表示,在首批运动员踏上高山滑雪赛道前,这些设备将制成 120 多万立方米的人造雪,人造雪将被雪地履带车转运到赛道上。然后一个由 20 多人组成的团队将进行雪道平整工作,为正式比赛做好准备。
迈尔表示,这也是冬奥会历史上首次由一家公司供应所有造雪设备,该公司因此将获得约 2000 万欧元的销售收入。(作者亚历克斯 · 普雷维特,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