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开年迎新访名企》走进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我国超 9 成的 300 米以上摩天大楼,四分之三的重点机场、卫星发射基地,二分之一的核电站都是中国建筑投资建设。
2022 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中国建筑将怎样捕捉机遇贡献力量?超大规模的企业,又能如何稳中求进,寻找增量呢?记者对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学选进行了专访。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在郑学选看来,在每一次重大任务顺利完成的背后,是中国建筑业的多年积累,也是中国建筑的厚积薄发。
城市更新,百姓安居,大江大河之上的大国建造,享誉全球的世界地标,2021 年,中国建筑在世界 500 强的排名快速上升至第 13 位,全年新签合同额突破 3.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3%。
进入 2022 年,各地 " 稳增长 " 政策加快出台,郑学选已经敏锐地发现,显著扩大的投资规模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建筑董事长 党组书记 郑学选: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就能感觉到基础设施适度超前投资带来的一些反应。从中央到地方基建投资项目也相对越来越多,我们国家城镇化率提高,给我们的行业带来的发展很大,而且我们相信红利还没有释放完,还会有红利。另外整个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的建设,都是我们这个行业能够更好在 2022 年甚至以后在 " 十四五 " 期间得到发展的一种动力。
中国建筑董事长 党组书记 郑学选:我们现在常年开工的项目都已超过 1 万个,在 1 万多个项目里面,我们 36 万名员工带领着 200 万名农民工在这些项目上在工作。2021 年招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超过了 2.8 万名,2021 年每 300 个毕业生里面有一个就在中建工作。在稳增长、稳就业方面,给社会提供了一些机会。作为一个我们这个行业的头部央企,一定要按中央的要求,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中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中国建筑董事长 党组书记 郑学选:比如在上游建筑材料,分布式能源,包括设计的规划能力,都是可以向 " 双碳 " 转型的领域。产业链的下端,建筑物的运维,这个也是可以让我们往下游走的一种机会。" 双碳 " 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转型,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中国建筑董事长 党组书记 郑学选:稳和进这两个字,都应该说是 2022 年的主基调。稳在我们这些年的积累,基本形成了在产业里的主导地位,在目前这个环境下能够保持产业链稳定发展,又在里面能够起主导作用,这样的功能发挥以后,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可持续的发展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 " 央视财经 "
你会关注
预警连发!大 = 雪 = + 大 = 暴 = 雪 = !就在下周,无缝衔接→
乌克兰、俄罗斯关系加速恶化!美国 90 吨武器装备运抵乌克兰!美方不断炒作俄乌局势,意欲何为→
北京累计报告本土 43 例!德尔塔变异株关联疫情处发展阶段!风险区域人员原则上不出京→
脚踝是人体的 " 第二心脏 "!医生提醒:泡脚后一定不能自然风干→
央视调查:" 转运好物 " 价格昂贵!卖家自曝:利润率高达 80% →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监制:柯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