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讯网 报道】有这么一种观点:当平均温度低于 7 摄氏度时,应该使用冬季胎。因为,这种轮胎在低温中的表现,比普通胎好些。不过,除了东北和内蒙古使用冬季胎较多之外,其它地区的人们,对冬季胎比较陌生,甚至还有些误解,比如售价贵、油耗高、噪音大、本地下雪少基本用不上,等等。究竟是不是这样?我在 2014 年曾做过一次测试,现在翻出来供您参考。
也就是说,把冬季胎叫做雪地胎,容易引起误解:只有下雪才需要。实际上,这么理解肯定是不对的。至于那种带 " 钉 " 的轮胎,仅仅适合更为严酷的路况。
这个道理很简单。轮胎对于汽车来说,相当于咱们脚上穿的鞋。
穿什么样的鞋,得取决于您要干什么——爬山有登山鞋、攀岩有攀岩鞋、跑步有田径鞋。同样是打球,还得根据不同球类的运动特点,分成足球鞋、排球鞋、篮球鞋、羽毛球鞋、高尔夫球鞋。
虽然都叫鞋,但每种鞋的功能不同,相互之间无法取代。您会穿着皮鞋爬山吗?您会穿着登山鞋打羽毛球吗?显然不会。
选择轮胎,如果只认牌子、不识花纹,也是错误的。
这与汽车品牌是一个道理,每个汽车品牌都会有不同主题的车,比如宝马,1 系强调经济,3 系强调操控,7 系强调享受,X 系强调通过性。它们都叫宝马,可主题相差较大。每个轮胎品牌也有多种花纹,不同花纹的轮胎,主题各不相同,有着不同的用途。以下图为例,从左往右分别是:追求速度,追求均衡,追求通过性。
第一项:制动距离。
测试环境:零下 4 摄氏度,无风,柏油路面,路面积雪 20 毫米左右,雪下无冰。
测试过程:在时速 40 公里时紧急制动。
普通胎测试 3 次:36.35 米,37.15 米,36.85 米,平均 36.78 米。
冬季胎测试 4 次:9.9 米,9.35 米,9.55 米,10.0 米,平均 9.7 米。
测试过后 2 天,积雪消融,地面干燥,我再次来到该场地,进行无雪状态下的制动测试,普通胎平均成绩 9.17 米,冬季胎平均成绩 7.84 米。
第二项:变线测试。
测试环境:同上。
测试过程:用桩桶模拟出 2 条车道,在时速 30 公里状态下变更车道。
普通胎测试 3 次,1 次撞到 1 个桩桶,2 次撞到 2 个桩桶。
冬季胎测试 3 次,均安全完成变更车道。随后,时速增加到 40 公里,仍安全。
第三:爬坡测试。
测试环境:26.8% 的坡度(15 度),坡道上局部有 2 毫米积雪,该坡道为测试车辆爬坡的国标建筑,零下 14.5 摄氏度。
测试过程:驾驶车辆在坡底处起步、爬坡,无助跑。
普通胎,顺利起步,开始爬坡,行驶大约 5 米时,驱动轮打滑,无法继续行驶。
冬季胎,顺利完成爬坡。不过,当我把水洒在坡道上,爬坡失败。看来,即使是冬季胎,在 15 度的冰面坡道上,恐怕也无能为力。
第四:噪音测试。
测试环境:远郊处一条僻静的公路,路旁百米之内无树木和建筑,无过往车辆。
测试过程:时速 80 公里。
普通胎车内噪音 69.1-71.2 分贝。
冬季胎车内噪音 63.5-65.2 分贝。
第五:油耗测试。
测试环境:零下 6 摄氏度,微风,柏油路面。
测试过程:保持时速 80 公里,行驶 30 公里,通过加油记录燃油消耗。
普通胎:8.4 公升 / 百公里。
冬季胎:6.5 公升 / 百公里。
按理说,冬季胎滚动阻力有所加大,油耗应该上升才对。这个测试的结果,出乎意料。唯一能做出解释的,是加油机的误差。不过,冬季胎的滚动阻力增加幅度仅为 1-2%,几乎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