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M 领域,《五十度灰》占据着最高领地,赚得盆满钵满。
电影披着 " 霸道总裁爱上我 " 的外壳,实质上重点主要有两个——
一、炫富。
最终,该片成为限制级中的现象级。
还捧红了达科塔 · 约翰逊,让她从名不经传的小艺人,摇身一变为全球知名女演员。
作为演员,她没有作品,演技备受质疑,因 " 五十度 " 系列两次提名金酸莓,事业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终于,达妹在去年等到好资源,又是一部爆款——
《暗处的女儿》
主演之一有奥斯卡影后奥利维娅 · 科尔曼。
她的作品随便拎出来一部都是全球知名:《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宠儿》、《龙虾》、《夜班经理》、《伦敦生活》......
妥妥的老戏骨。
要知道,之前埃琳娜的《我的天才女友》被 HBO 高价买下,第一季 9.3,第二季 9.5。
不知你发现了没,2021 年女性题材是主流,单近期大热的就有三部。
一部是厂长才推过的《平行母亲》,因海报过于露骨被下架,不过没妨碍佩内洛普 · 克鲁兹再拿影后。
故事主要讲两个女人的混沌生活。
勒达是一位中年教师,她带着一个行李箱来到海边,租了个一个海景房,开启独自的旅程。
每天看看书,写写字,吹吹风,好不潇洒。
她一连几天没出门,十级宅女实锤了!!!
大人说笑,小孩哭闹,叽叽喳喳,勒达听得内心翻江倒海,几度想发火。
勒达没多久就适应,还盯着看,入了迷。
她宛如第三者,观察着这一家人,看——
夫妻恩爱,亲亲抱抱举高高;
熊孩子耍性子,哭哭啼啼狂撒娇。
难道下一秒要上演姬情大法???
把勒达和妮娜连接起来的,正是母亲这一共同身份。
勒达看着妮娜这位新手妈妈的慌乱,脑海中不断闪现自己年轻时的生活。
两个孩子玩耍的嘈杂声,哭闹声,响彻整个客厅;
讲真,观众仅通过勒达的回忆,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窒息感。
而导演又用了一种特别的方法,在这窒息感上加了 100 斤的砖。
前半部是简单的家庭叙事,后半部随着妮娜女儿的走失,又复得,增加些许悬疑气息。
勒达在海边找到了贪玩的孩子,并将其归还给妮娜。
但勒达,却悄悄留下了妮娜女儿最心爱的玩偶。
害怕被妮娜一家发现,她还谨慎把玩偶藏到橱柜里。
本片不是恐怖片,而是 24K 纯正家庭伦理片,至于玩偶,在片中更多的是承载着勒达的过去。
勒达小时候,也有一个玩偶,她成为妈妈后,把玩偶给了两个女儿。
谁知,女儿在玩偶上乱写乱画,惹勒达生气,她拿起玩偶扔到窗外,摔了个稀烂。
玩偶的破碎,寓意着母女之间的裂痕,她照顾妮娜女儿的玩偶,是在试图修复裂痕。
从单身,到为人妇,为人母,身份的变化让她无法适应。
她确信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
自己呢,该忙工作忙工作,该 happy 就 happy。
终于,勒达在孩子不到十岁的时候,与丈夫离婚,独自生活。
没有了家庭琐事的羁绊,勒达有大把的时间专注学术,之后她取得的成绩甚至超过前辈。
可以说,勒达看妮娜,看她生疏的照顾孩子,和丈夫吵吵闹闹,就像在看自己。
她安抚妮娜,也是在抚慰自己。
影后最后一幕,听着女儿的问候,勒达含泪露出甜蜜的笑。
有些烦恼,注定一时无解。
本片这种抛夫弃女后,走向人生巅峰的设定,与大众的主流认知相悖。
因此,影片上映后也出现了一些反对声音。
但,就像那句话说的:让艺术归于艺术,让三观归于三观,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记得知乎上有一帖子——《后悔成为母亲,但我不敢说》,文章内容与本片不谋而合。
选择成为妈妈,自然要对子女负责。
但母性阴影后的那个曾经完整的自我," 我 " 的疼痛又该何处去说?怎样化解?
这份微弱的情绪不曾被表达,却又真实的存在。
是啊,电影的作用是表达,是呈现复杂的世界,多样的人性。
能带来思考的电影,才可成为经典,不论过去多少年,都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