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存储之前推出了致钛 PC005 Active NVMe SSD,其优秀的性能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尤其是自研的 Xtracking 架构 3D NAND 闪存更是凭借出色的稳定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为了 SSD 市场上的爆款产品。而今年随着英特尔推出了全新的 11 代以及 12 代酷睿处理器,主流的 PC 市场已经逐渐进入 PCIe 4.0 时代,市面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基于 PCIe 4.0 通道的 NVMe SSD。而致态自然也不会在 PCIe 4.0 时代落后。
12 月 29 日晚上,长江存储举办新品发布会,不但将致钛更名为致态,更是发布了面向骨灰级玩家的致态 TiPro7000 NVMe SSD,采用最新的 Xtracking 2.0 架构 3D NAND 闪存,在性能上几乎达到了目前 PCIe 4.0 的天花板,同时长江存储也特别邀请了 B 站 UP 主翼王和小宁子作为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一同感受致态 TiPro7000 NVMe SSD 拥有的出色性能。
致态 TiPro7000 将会在 12 月 30 日凌晨开启预售。可以说致态 TiPro7000 NVMe SSD 的发布让 PCIe 4.0 SSD 市场再添涟漪,也将引起市场的一阵波澜,尤其是随机附赠的散热套装也让 SSD 能够发挥最大的性能,可以说诚意十足。在发布会的结尾,著名的硬件 KOL 翼王以及热点科技的编辑也采访了长江存储产品管理部负责人范增绪,了解到致态 TiPro7000 NVMe SSD 的更多消息,以下是本次采访的部分内容。
翼王:Xtracking 已经提升至 2.0,那么它与 Xtracking 1.0 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
范增绪:Xtracking 2.0 在 I/O 接口速度上有着明显的提升,Xtracking 1.0 的 I/O 接口速度仅 800MB/s,而 Xtracking 2.0 则达到了 1.6GB/s,以满足 PCIe 4.0 的传输需求。第二个提升的幅度便是存储密度,Xtracking 1.0 的存储密度为 64 层,而 Xtracking 2.0 则提升至 128 层,对于消费者来说便是花费几乎相同的价格享受更加出色的体验。
热点科技:我们看到 512GB、1TB 以及 2TB 的致态 TiPro7000 NVMe SSD 的写入速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范增绪:致态已经对致态 TiPro7000 研发与优化到对应容量的最佳性能。事实上不同容量 SSD 有着不同的 Die 堆叠数量,并行度也有所不同,因此不同容量的写入速度有比较大的区别。而读取速度已经来到 PCIe 4.0 的天花板,因此无论哪个容量,致态 TiPro7000 的读取速度相差不大。
热点科技:能向大家介绍下致态 TiPro7000 的应用人群吗?
范增绪:致态 TiPro7000 更加适合电竞玩家、视频从业者或者专业使用者,换句话说只要你从事的行业或者事情能够充分发挥 PCIe 4.0 SSD 的性能,那么他们都是致态 TiPro7000 的应用人群。
翼王:致态 TiPro7000 采用了 Xtracking 2.0" 晶湛 " 架构,相比较 1.0 架构在性能上有着比较大的提升,那么 Xtracking 2.0 的使用是否会影响致态 TiPro7000 的良品率?
范增绪:目前闪存都采用了 3D NAND 架构,而 Xtracking 2.0" 晶湛 " 架构采用了全新的芯片堆叠架构,相比较传统的 3D NAND 架构在晶圆密度上有很大的提升。而长江存储已经从事闪存晶圆制造有十余年的时间,因此尽管采用了 Xtracking 2.0" 晶湛 " 架构增加了闪存的复杂度,但是致态 TiPro7000 的良品率却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从而能够足量供应给消费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