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从金陵到金寨,从紫金山到大别山 …… 在安徽省金寨县小南京学校,有一位义务支教的古筝演奏家,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 " 古筝妈妈 "。7 年来,她一边与疾病抗争,一边坚持为山村留守儿童教授古筝,她培养了五六十名懂音乐的山里娃。她就是俞晓冬,2021 年被评为江苏省 " 最美志愿者 "。她说:" 人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可以由自己掌控。"
自筹资金,免费办起 " 山娃娃古筝班 "
2010 年,俞晓冬在一次例行体检时被查出肺部肿瘤。突如其来的打击,没有让她一蹶不振。2014 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俞晓冬和战友来到了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学校。" 在那里,我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睛,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后,越发觉得心疼。" 俞晓冬决定留下来。
很快," 山娃娃古筝班 " 挂牌成立。一年中有 150 多天的时间,俞晓冬都住在学校,与山娃们朝夕相处。在最初的两三年时间里,每逢寒暑假和双休日,她几乎每天连续上七八个小时的课,没有扩音器,扯着嗓子不停地讲,不停地唱。
从零开始,她教授数十名山里娃考上古筝十级
有一对双胞胎兄弟,父母在外打工,他们曾是 " 淘气鬼 ",俞晓冬几次上门家访,坚持把他们留在古筝班。现在兄弟二人已经顺利升入初中。曾经有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现在也渐渐有所变化,逐渐变得活泼开朗。孩子们也给予俞晓冬信任和尊敬,无话不谈,还叫她 " 古筝妈妈 "。
" 有一次,晓冬从南京回金寨,是晚上九点多的高铁到金寨,我去车站接她。我在出站口远远地看着她出来了,那瘦小的身躯拖带了一个大大的旅行箱,还有个挺大的纸箱,很吃力地从站口走来。" 俞晓冬的朋友、上海虹口区军休二所原空军高级工程师王力坚说," 当时我很吃惊,就问她,你怎么带了这么多的东西啊?她说这些都是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
春风化雨,7 年来,古筝班的孩子们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几十名学生在小学毕业前通过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筝十级考试,许多人多次参加国内公益演出。
2016 年 7 月,中央电视台《军旅人生》栏目以《关爱从指尖到心田》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2017 年 5 月,俞晓冬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 " 江苏最美资助人 " 称号;2018 年,俞晓冬获得 " 中国好人 "" 江苏好人 "" 南京市道德模范 " 荣誉称号;2019 年,俞晓冬当选首届 " 江苏最美退役军人 "。" 人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但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可以由自己掌控。我不能左右我的生命,但我想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让爱心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延续。" 俞晓冬说。
(图片来源:南京市玄武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编辑 苏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