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山东成立联合调查组赴聊城市冠县调查媒体反映问题》)
【更多阅读】
焦点访谈丨补贴领了、农田占了,樱桃地里却不见樱桃是咋回事?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种植樱桃,获得了不错的效益。2016 年,聊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给所属各县都下达了造林绿化任务,冠县借此机会发展经济林,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大力扶持发展樱桃产业栽培。2017 年,在东古城、北馆陶两个乡镇就新增了几千亩大樱桃。如今,3 年多过去了,记者前不久去冠县采访,发现那里很多原本应该有樱桃树的地方,樱桃树都不见了。
据村民介绍说,2017 年,北馆陶镇和东古城镇紧邻着章卫河大堤的二三十个村庄都种了樱桃,一共有 3000 多亩。现如今,很多地方的樱桃树都死了,有的地块种上了麦子,有的地块一直撂荒着,前不久才有人把荒草处理干净,到现在还没种上农作物。记者沿着章卫河大堤走访了十几个村庄,大部分村庄都没有了樱桃树,只有个别村庄还剩下一些。
事实上,不仅南李庄的樱桃林是基本农田,整个章卫河大堤东侧的 3200 亩樱桃林,基本上都是基本农田。按照我国《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近几年,国家也在相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坚决制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等行为,要保护好永久基本农田。那么,作为冠县创建森林城市的相关部门,又是如何决定在章卫河大堤东侧的基本农田里种果树的呢?
事实上,记者注意到,在聊城市下发给县里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文件中,并不是对土地性质没有要求,而是特别提到要完善土地保障政策,农田林网和水系绿化建设用地由当地政府解决,并纳入林地管理。而且土地利用必须依法行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看来,为了完成市里的造林绿化任务,当地不惜违背基本农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拍脑袋决定在章卫河大堤东侧的基本农田上种果树。如此大的项目,不仅拍脑袋做决策,当地还拍胸脯出台了优厚的经济林奖补政策。
朱金国说:" 奖补资金分三块,100 亩以上的,光奖苗钱每棵 15 块钱;300 亩以上的,奖两年苗钱;500 亩以上的,除了奖两年的苗钱之外,再补助 3 年地租,每亩每年 300 块钱;1000 亩的跟上面政策一样,补充 3 年地租,每亩每年 1000 块钱。"
3000 多亩的造林绿化大项目,不惜违法占用基本农田,还给出了相当优惠的补贴政策,最终这个活交给谁来干了呢?据记者调查,东古城镇流转了 1600 多亩土地,承包给了一家名叫瑞安达的公司;北馆陶镇流转了 1500 多亩土地,承包给了一家名叫佰特的公司。记者在网上查到,这两家公司都是在承包土地种樱桃前新注册成立的公司。瑞安达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购销,而佰特公司的经营范围则是樱桃种植与销售,都是专门为种樱桃成立的公司。
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记者找到两家公司时,他们表示,此前都没有种植过樱桃,更谈不上有种植和管理樱桃树的经验。
山东冠县瑞安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刚印说:"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种植这一块业务我也懂一点,不能说全懂,都是我在网上咨询,网上查树什么时候剪,然后雇人过去剪。"
像这样的两家没种过樱桃的企业,是怎么承包了这么大片地来种樱桃的呢?
到底这样的两家公司是怎么招来的,两个乡镇始终没有说清楚。据了解,2017 年,两家公司在流转来的 3200 亩地里种上了樱桃,刚开始长势还算不错,第三方公司 2018 年和 2019 年两次对种下的樱桃树进行了验收。两次验收过后,当地连续两年分别给两家公司发放了苗木补贴。
据技术人员说,北馆陶镇佰特公司的樱桃树因为虫害,树苗死了一多半,而东古城镇瑞安达公司对樱桃树苗死因则另有说法。
李刚印说:" 技术不能说不欠缺,自然灾害这一块也很厉害,寒流、暖冬这一块,虫蛀、虫咬各方面原因,不能说管理出现问题,但是自然因素比较大。"
据当地估算,北馆陶镇当初种下的 1500 多亩樱桃树还剩 600 来亩,东古城镇当初种下的 1600 多亩樱桃树也只剩七八百亩。
这两个乡镇从 2017 年种下 3200 亩樱桃开始,倒是拿出了不少钱,给农民的青苗补贴费 96 万元,每年每亩 1000 元的土地流转费连续补贴 3 年 960 万元,给承包方的苗木补贴费约 470 万元,三项加起来政府支出超过 1500 万元。
栏目主编:顾万全 本文作者:齐鲁网、央视网 文字编辑:程沛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