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东入行至今已有近五十年,其编剧电影包括《离开雷锋的日子》《建国大业》《辛亥革命》《蒋筑英》《孔繁森》《黄克功案件》等。"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首任会长林杉,创作《上甘岭》剧本,两次赴朝鲜战场,近 200 天采访了 57 名指战员,钻进上甘岭坑道,挖掘志愿军不畏强敌、坚守阵地上甘岭精神。" 王兴东抚今追昔,批评现在剧本创作出现三种不良形态:一、编剧沦为导演的文秘、明星的枪手、制片人的打工仔。不用编剧的脑袋,只要编剧写字的手。二、编剧自己写自己做导演,导演比编剧有价值,有利益。三、坚守原创独立思考的编剧少了,深入生活去发现新题材的少了,独特的创新故事没了,典型的人物形象没了。" 因此出现大量改编、移植、翻拍、穿越、玄幻作品,坐在家里瞎编,或者买外国的版权,贴中国的标签。美国编剧赢得互联网移动端播放影片提成 2.5%。而我们连海报署名权都剔除掉了,还谈什么分成以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会上,王兴东等一批老编剧们发出集体信《以著作权法的名义,请尊重剧本版权作者的署名权》。信中指出," 现在多见,推介一部电影,有意淡漠、有意忽略、有意削除编剧的署名,只介绍导演和演员,故事原作者被淹没掉了,看电影的人不知道是谁编剧的。在上个世纪的电影中,无论是影片还是推荐影片的海报,都是编剧排在首位的。然而,这些载入历史的老电影,在网上的推介被有意篡改。我们在几大国内重要的电影视频网站上的电影首页介绍中,只见导演而不见编剧,编剧署名被抛在后,甚至抹去。希望以法律的名义维护编剧在电影及宣传电影中指明原创著作权的姓名。没有剧本的版权,就不会诞生电影的版权。尊重剧本的版权,从尊重编剧署名权开始,尊重编剧,尊重原创,电影才会有源源不绝的核心竞争力量。"
王兴东现场展示自己从网络收集的《董存瑞》《血战台儿庄》《林则徐》《离开雷锋的日子》等电影封面图片,都存在编剧名字 " 消失 " 现象。他还提出将影片署名为 " 导演作品 " 是否欠妥," 谢晋导演拍了 29 部电影,没有一部电影署名‘谢晋导演作品’。编剧辛苦地坚持原创剧本,剧本只要交出之后,则变成了‘导演作品’,等于自家的孩子被人换套服装,成了别人的了。谁还去坚守原创、谁还去做编剧?"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