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前,一群最可爱的人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一步步向战场走去
他们知道这一去山高路远
他们知道这一去枪林弹雨
他们知道这一去壮士难还
可为了祖国和人民,他们义无反顾
……
目前,"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出国作战 70 周年主题展览 "
正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540 余张照片、1900 余件文物及展品
(其中 824 件文物系首次展出)
向我们述说着 70 年前的那段历史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观看、聆听
黄继光
1952 年 10 月 14 日,上甘岭战役打响,随后,阵地被敌人占领了。"597.9 高地一寸土地也不能丢 ",黄继光所在部队得到命令后,开始进攻,决定当晚就夺回丢失的阵地。可是敌人的两挺机枪死死封锁着前进的道路,前三个小组伤亡殆尽还没有完成任务。
在敌人地堡前,黄继光迅速冲了过去,将爆破筒扔进敌人地堡里,接着扑向喷吐火舌的敌方枪眼。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机枪停止了。之后,冲锋号一吹,黄继光的战友就爬上了 597.9 高地,夺回了阵地。
杨根思
1950 年 10 月,杨根思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同年 11 月,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分割围歼敌军战斗中,时任志愿军某部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 1 个排扼守长津湖畔下碣隅里外围小高岭,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杨根思的战友杨德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第二天打扫战场,看见一只腿挂在树上,到今天我也不知道,那个腿是不是连长的。"
张桃芳
展厅里有一把 M1944 式莫辛 - 纳甘型步枪,枪的主人张桃芳曾用它在 33 天中击毙 214 名敌人。
1953 年 1 月,张桃芳跟随部队,匆匆开赴上甘岭。之后的战斗中,他用步枪击毙 214 名敌人。
展厅里展示的照片,张桃芳卧姿持枪,眼神刚毅冷绝,步枪两侧空弹壳堆积,依然能感受到他的勇敢和杀气。
除了这些被大家熟知的英雄
还有很多牺牲的战士他们甚至没有留下姓名
展厅里的水壶、皮带
有子弹孔的军衣、枪械……
此刻,这些展品是冰冷的
但它们曾经见证过火光四射
见证过必胜的信念
见证过滚烫的保家卫国心……
截至 11 月 25 日
展览累计参观人数超过 31 万人
看完展览,很多观众感慨万千
罗桂良:我是志愿军第 39 军老兵,看了展览眼泪直流。许多战友牺牲了,我还幸存。永远感谢他们,永远怀念他们。
夏家铭: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有的母亲盼回了日思夜想的儿子,可大部分的英雄永远留在异乡。我们一直在等你们回家。
那场 " 打出了军威国威 " 的战争
已经离我们远去
但那些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优秀儿女
将永载史册
我们安享着的今天
恰是他们所奋斗、追求的明天
向每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
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综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家记忆》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本文作者:央视新闻 文字编辑:卢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