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但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仍保持稳定增长。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十年来,各国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增进交流,服务范围从自贸区建设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拓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眼下,马来西亚商人黄国隆新接的一笔中国订单—— 1100 箱榴莲加工产品整装待发。平均每两个月两个货柜、价值超过 40 万元的榴莲产品需求量让他即使在疫情期间依然忙得不亦乐乎。
五年前,黄国隆带着 43 箱榴莲产品来到南宁第一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之后他一届不落,成为了东博会上的老朋友,如今他的产品已经覆盖中国 100 多家商超。
探索合作新路径 乘风破浪新通道
疫情之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渠道为何能持续畅通?这要得益于我国不断发展的数字经济和物流建设。在南宁国际铁路港,东盟国家的特色水果、电子产品、日用品通过中越班列到此集结后,再发往全国各地或经重庆发往欧洲,而国内和欧洲的玻璃、棉纱、电子元件、柴油机等货物在这里集结后,经凭祥发往越南等东盟国家。
中铁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货运中心崇左营业所所长 石海福:今年以来我们光是开中亚班列、中欧班列到 9 月份为止已经有 109 列了,跟去年同期比的话增长了 58%,是属于一种逆增长的状态。
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2 年自贸区建设启动时,双方贸易总额只有 548 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已达 4818.1 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实现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历史突破,中国—东盟自贸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 " 引擎 "。
商务部:黄金十年惠及 19 亿人口 90% 以上商品零关税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已取消 7000 种产品关税,90% 以上商品实现零关税。10 年来,双边货物、服务贸易高速增长,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中国—东盟自贸区用黄金十年惠及 19 亿人口,给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强大推动力,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典范。
而刚刚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涵盖了东盟和中日韩等经济体,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也将继续乘势上行。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 许宁宁:RCEP 实施后,其红利将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将促进亚太区域贸易投资增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互联互通,为 " 十四五 " 期间的发展营造有利条件和大的合作空间,将带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质升级增效。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本文作者:央视网 文字编辑: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