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的介入。
(一)
一切很突然。
北欧国家瑞典,日前突然宣布:禁止使用华为和中兴的 5G 设备,正在使用的,必须在 2025 年初之前完成更换。
这不由让人想起中国的一个成语:图穷而匕首见。
要知道,在欧洲,瑞典是率先立法来确立 5G 规则的国家,今年 1 月 1 日实施的《电子通信法》中,并没有对 5G 生产商、国家做出任何歧视性限制。
一向倡导公平、无歧视,视自由、中立、开放竞争为核心价值观的瑞典,此前有政府官员还公开表示:
瑞典是通信技术领先国家,对技术治理有独立严格的标准,5G 风险是系统性的,不能从单一产商、国家来衡量。
言犹在耳,但最后证实,这不过是迷魂计。
这个号称 " 有比美国更先进 " 社会制度的瑞典,现在却在 5G 问题上跟美国一个腔调说话,宣称中国是 " 瑞典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
中国和瑞典相隔万里,中国会威胁瑞典?
荒唐吧!
现实有时就是这么荒唐。
毫无疑问,瑞典突然下黑手,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的介入。
综合各方的信息,7 月份以来,美国驻瑞典大使、美国北极事务协调员、美国军方高层等,与瑞典有关方面互动频繁,背后达成何种交易不得而知。
以至于突然对华为和中兴的禁令,震惊了瑞典各界。多家瑞典运营商也万万没想到,一个所谓 " 国家安全 ",居然最后不能使用中国设备了。这意味着大量投资打了水漂。
有证据吗?
没有证据。
也不需要证据。
为围剿华为和中兴,美国近来极尽抹黑,曾对欧洲国家广泛施压。
过去一段时间,蓬佩奥等人更是逐个国家多轮游说,要求这些国家加入所谓 " 清洁网络 ",甚至不惜打出军事、金融等组合拳。
国家安全,则成了万能的借口。
但瑞典,却被认为是第一个敢喊出来彻底禁止中国 5G 生产商的欧洲国家。
可见,美国确实是下了大功夫。
瑞典是北欧富国,其实不缺钱,也不缺技术。如果美国想让瑞典人就范,甚至不惜毁掉自己公平领先的形象,在外界看来,美国很可能在以下层面入手。
第一,国家安全领域,包括军事保护等。
这里的细节不得而知。但是瑞典舆论就在华为禁令出台前后,高呼要加入北约,就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此外,就是瑞典萨博集团,近期与美国签了 7.7 亿克朗的军售合同。
请注意,是瑞典卖给美国武器!
第二,爱立信。
别忘了,美国领导人曾公开敦促美国公司,要控股诺基亚和爱立信。
美国司法部长巴尔说得更直白,美国人应加强对两家电信巨头的控制,用来应对华为。
就在 6 月底,这个消息又被媒体炒作了一轮。
有没有可能,瑞典为了不将爱立信卖给美国,将 " 华为禁令 " 作为一个交换条件?
具体情况,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按照一些外国朋友的分析,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更要看到,作为通信技术和治理的高地,瑞典怎么做,不少欧洲中小国家也在观望着。
反正,禁令出台后,美国驻瑞典大使马上出来表态:" 很高兴听到这一消息 "。
唯恐外界不知道,这是他的 " 功劳 "。
瑞典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主要企业控制在一些精英家族手里。
瓦伦堡家族是爱立信最大的单一股东,1937 年还创建萨博集团。
瓦伦堡家族,迄今已历经 5 代人、横跨 3 个世纪,为 " 瑞典工业革命 " 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说,该家族对瑞典的影响力,更远超洛克菲勒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摩根家族对本国的影响。
一手保住爱立信,一手签武器销售大单,如果还能驱逐竞争对手,这个交易干不干?
只是,如果真这样对中国企业下黑手,默认外界会不知道吗?
中国政府会怎么做,我也不知道。
但这样公然的歧视性做法,显然是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都无法接受的。
瑞典下黑手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立刻作出回应,发表声明说:
一段时间以来,瑞典有些人炒作有关华为和中兴等中方企业的设备构成所谓 " 国家安全威胁 " 的论调,但拿不出任何真凭实据。多年来,华为和中兴等中方企业积极促进中瑞信息与通讯技术合作,为瑞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从来也没有对瑞典的国家安全有过什么 " 威胁 "。
我们坚决反对滥用 " 国家安全 " 概念,在没有任何事实根据和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违背市场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排斥特定国家的特定企业,以 " 莫须有 " 罪名打压中方企业,人为阻隔合作。
确实是莫须有。
第二天,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也接受媒体采访,根据大使馆公布的访谈记录,部分问答摘录如下。
问:瑞典安全部门负责人称中国对瑞典进行间谍行为,这是华为和中兴不能参与瑞典 5G 建设的原因。他的说法错了吗?
桂大使:当然是错的。我们坚决拒绝这样的无端指责。华为和中兴公司在瑞典经营 20 多年来,一直遵守瑞典的法律法规,没有做过任何违反瑞典法律法规的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问问瑞典这位安全部门负责人,问问所谓华为给瑞典造成 " 安全威胁 " 有没有事实根据,让事实说话。华为公司早就向瑞典政府提出,如果有担心,可以签署 " 无后门 " 协议。但现在瑞方既拿不出事实根据,又不愿跟华为签署 " 无后门 " 协议,就断然把华为等中方企业排除在瑞典 5G 建设之外,我们当然坚决反对。
问:瑞典有关部门的看法与您的观点是很不同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如果他们的看法都不是真的,为什么要撒谎呢?
桂大使:那你得问他们自己了。你可以问问他们为什么在拿不出任何事实根据的情况下排除华为和中兴?为什么不愿意同华为签署 " 无后门 " 协议?我们也正等着贵国军方和安全部门的回答。
问:如果瑞典政府不改变他们的决定,即华为和中兴无法参加瑞典的 5G 建设,会有后果吗?如果有消极结果的话,会对瑞典公司制裁吗?
桂大使:我理解你的问题,但是我的回答还是希望看到瑞方积极的决定和积极结果。我们希望瑞典政府尽快纠正错误。如果瑞方在 5G 建设中将中方特定企业排除在外,那不可能没有后果。正如我刚才所说,市场开放应该是相互的。
问: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桂大使:无疑会给中瑞双方的务实合作,以及瑞典在华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消极影响。我们希望瑞典政府能够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1.这完全是莫须有。
2.瑞典你是背后一刀。
3.后果当然很严重。
瑞典政府清醒吗?
如果很清醒,应该就不会作出这种决策了。
瓦伦堡家族清醒吗?
如果很清醒,应该也已经算好账了。
但别忘了,在中国三大运营商签订的 5G 合同中,就有爱立信的不少份额。据统计,2019 年爱立信在中国的总收入,就有 19.2 亿美元。
更别提,瑞典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宜家、H&M、ABB、伊莱克斯、阿斯利康等,粗略计算,一年在中国总销售超过 1000 亿人民币。
孰轻孰重?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中国对爱立信等瑞典企业一直持开放态度,但瑞典却突然背后一刀。
哪个国家更讲规则?哪个国家更加开放?
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瑞典有爱立信,芬兰还有诺基亚呢。
市场欢迎竞争,良性竞争更促进市场发展。但如果自己先破坏了市场的基本原则,那后果真的会很严重。
来源:牛弹琴
编辑:赞赞
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