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Q3,公司差点就继续亏损,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下降接近三成,净利润下降超过八成。
崛起于草莽时代的天鸽互动,其秀场直播在行业规范化之后业务疲软,继续抱紧微博大腿后,能否凭借无他相机续写颜值经济的辉煌?
前三季度净利润下降八成
11 月 21 日晚间,天鸽互动(01980.HK)披露2019 年 Q3 业绩公告,公司营业收入 1.39 亿元,同比下降 22.11%,净利润 2427.20 万元,同比下降 74.35%。
10 月 18 日,公司曾披露盈利预警,称 2019 年 Q3 将录得亏损;2019 年 Q2 公司净利润 -3146.90 万元,如果三季度继续亏损,全年业绩压力将增大;1 个月后,公司又发布盈利预警的澄清公告,因税务压力变小,公司没有亏损。
2019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4.20 亿元,同比下降 26.22%,净利润 7187.00 万元,同比下降 80.43%。
作为中国直播行业的开创者,天鸽互动创立于 2005 年,2014 年 7 月登陆港交所,随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系列。
上市当年,公司营业收入 6.92 亿元,毛利率 84.79%,净利润 -1.08 亿元,经调整净利 2.67 亿元。
次年,公司扭亏为盈,此后几年业绩稳步上升,2017 年达到高峰,营业收入 9.16 亿元、净利润 3.23 亿元。
2018 年开始,公司业绩急转直下,当年实现营业收入 7.52 亿元,同比下降 17.90%,净利润 2.16 亿元,同比下降 33.13%。再到 2019 年,单季度亏损已现,整体业绩下降已经超过八成。
2016 年底,公司员工 732 名,到 2019 年 6 月底仅剩 553 名。
中国市场业务式微后,天鸽互动准备开拓海外市场,重点瞄准东南亚,公司主打的颜值经济模式,能否顺利复制?
一个季度主播少了 2372 人
对于互联网企业能否盈利,人们的容忍度一向较高,特别是中国市场。投资人们相信,只要有用户规模,盈利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不过,天鸽互动业绩下滑陷入亏损边缘时,更值得关注的是,用户规模的下降。
2018 年收购无他相机后,公司月度活跃用户总数在 2018 年 Q3 达到高峰期的 6334.6 万,直播业务 2390.6 万,无他相机 3944.0 万。
随后,公司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季度付费用户数量、聊天室数量、主播数量等关键运营指标均呈现下滑趋势。
2019 年 Q3,公司月度活跃用户总数 5033.70 万,环比下降 6.49%;季度付费用户 50.30 万,环比下降 9.00%;聊天室数量 6.88 万,较上个季度减少 1765 个;主播 11.62 万人,较上个季度减少 2372 人;唯独季度用户平均收益,从 205 元上升至 219 元,氪金能力有所提升。
用户数量下滑,公司把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竞争加剧;短视频兴起;公司主动精简及优化平台。
而且,斑马消费梳理后发现,公司陷入了【不赚钱 - 没钱投入做推广 - 没用户 - 没收入 - 不赚钱】的恶性循环之中。
虽然直播行业仍然是一个充满机会的赛道,但艾媒咨询等机构发布的多份直播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天鸽互动旗下产品喵播、9158、新浪 SHOW,均未进入头部直播平台阵营。
抱紧微博大腿能否业务换血?
天鸽互动创始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付政军,是中国互联网行业早期创业者之一。1998 年,年仅 20 岁的付政军,创办了中文互联网最早的广告交换系统太极链,并拿到投资人冯波的 100 万美元天使投资。冯波与新浪渊源颇深,投资项目包括豆瓣、凡客、兰亭集势等。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付政军于 2005 年离职创立 9158,早期打过秀场的擦边球,并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喵播、9158、新浪 SHOW 的直播矩阵。
天鸽互动 2008 年拿到 IDG 的 1020 万美元投资,后来抱上微博的大腿,到上市前,微博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总算在巨头林立的直播行业抱上一条大腿。
不过,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天鸽互动的秀场模式逐渐边缘化。
2017 年 5 月,公司向花椒直播母公司北京秘境和风有限公司投资 1 亿元,并取得董事会观察席位,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总算搭上了头部直播平台的顺风车;2018 年 4 月,公司完成对无他相机所属上海本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增资,斥资 2 亿元,持股 80%。
无他相机成为公司的主要用户来源,2019 年 Q3,公司月度活跃用户 5033.70 万,其中无他相机 3133.30 万,占比 62.25%;通过无他相机,公司拓展了广告服务这一业务板块,2019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541.30 万元。
2019 年 7 月,微博斥资 3.5 亿元战略入股无他相机,大股东出钱帮小弟孵化新业务,能帮天鸽互动找到新的业务方向吗?
官方邮箱:banmaxiaofei@163.com
客服微信:banmaxiaowangzi
声明:斑马消费作品均为原创,著作权及与之相关的合法权益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斑马消费使用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若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络。
斑马消费在各平台发表的内容如侵犯个人及公司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期待您在微信公众号、雪球、界面、摩尔金融、今日头条、新浪财经、同花顺、东方财富网、百度新闻、UC 头条、ZAKER、红板报、触电新闻等平台关注 " 斑马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