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新能源车市出现了一桩群体性丑闻:15 家车企的工作人员,包括奇瑞新能源、比亚迪、众泰新能源、广汽新能源、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研究院、长城汽车、长江汽车、东风特汽专用车、申龙客车、郑州宇通客车、成都大运汽车、金龙联合汽车工业、上海循道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等,向上海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的项某行贿,令公众再次关注新能源车繁荣背后的 " 虚火 "。
因被控犯受贿罪、非国家人员受贿罪两罪,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判处项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有车企人士向《经济观察网》透露,企业要在上海地区卖车就需要在该中心进行车型数据接入登记。" 大家肯定是为了销售才这么做。"
实际上,虽然这几年新能源车市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但是这个行业的骗补贴、用生产资质到处找投资等乱象,为其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 2009 年到 2015 年,国家累积安排 334.35 亿补助资金,调查结果表明涉嫌骗补的金额达 92.7073 亿元,占补贴总数比为 27.7%。国家为此公布了 5 家重点骗补行为的企业。
此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准入机制问题也曾引起大家的广泛讨论。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就曾提到:" 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
大咖点评:
新能源车市当中的种种乱象,影响了这个市场的健康发展,而现在国家也在采取措施规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希望这个行业的明天会更好。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汽车行业大咖》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