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如皋已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255 个,认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7 个,全部耕地面积为 117.5 万亩的如皋,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42.7 万亩。今年 9 月,如皋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江苏第一家、苏中苏北唯一一家申报成功的县(市)。
因受土壤、温度等因素制约,全国仅有如皋等少数地区可以种植黑塌菜,而且 " 如皋黑塌菜 " 在 2013 年便获得 " 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如今,如皋已将黑塌菜产业作为如皋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如皋正打造 " 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推介 ",如统一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和 " 苏 · 皋长寿 " 品牌。目前,如皋黑塌菜种植面积已达 2 万亩,预计年产量可达 2 万吨。
2015 年,如皋还成功研制出速冻黑塌菜技术,可实现速冻黑塌菜在零下 18 ℃条件下保存期长达 24 个月。近年来,如皋黑塌菜通过速冻加工保鲜已实现出口到东南亚等地,有力拓宽了消费市场规模。
近年来,如皋秉承 " 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 " 的理念,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对接服务上海步伐,不断丰富上海市民的 " 菜篮子 "" 米袋子 "" 果盘子 "" 花园子 "。接轨上海,如皋早有所准备。早在 2014 年,如皋便做好接受上海辐射及产业对接的准备,其中农业是重点之一。那时,如皋就响亮地提出——要当上海的 " 后花园 "" 后菜园 "。2014 年前后,如皋与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5 年如皋农副产品 " 落户 " 江杨批发市场,蔬菜输沪渠道变得更为顺畅,上海市民也可以吃到更多如皋优质农产品。
不仅如此,在如皋 204 国道旁的岔路口,现在每天傍晚还能看到写着 " 上海菜篮子工程专用车 " 字样的大型奶罐车。该车从如皋一家名叫 " 大生源 " 的牧场运出鲜奶,直送至上海光明乳业公司华东中心工厂,最终出现在上海的货架上。
在如皋,当地人以前经常有这样的对话:" 你往哪儿去?"" 我上上海。" 一句简单的回答—— " 上上海 ",曾是如皋年轻人朴素也最自豪的语言。
" 上上海 " 将更为便捷。随着沪通长江大桥即将开通," 高铁时代 " 的到来正让沪皋同城效应将更为凸显,此前已经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如皋,正让 " 创业就业在上海、旅游养生到如皋 " 悄然成风,打造上海市民长寿养生旅游度假的重要目的地的目标正成现实。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任俊锰 邵亚丽 马志刚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