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6 日,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了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 中简科技 ")创业板 IPO 申请。作为中简科技早期投资基金管理方,深圳高新投将再添创业板上市案例。据悉,深圳高新投所管理的常州高新投基金对该项目初始金额为 2030 万元。
突破国外垄断 高新投在企业亏损期介入
据了解,中简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现为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其目前生产的 ZT7 系列 ( 高于 T700 级 ) 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现已应用于我国最先进的战机及其它航天航空领域。
但对中简科技的投资,是一次名副其实的 " 风险投资 "。2008 年,中简科技创始人杨永岗带领着 20 多位硕博团队组建了中简科技。经过多年潜心研发,终于突破了发达国家对宇航级碳纤维技术装备的封锁和垄断。2014 年,由于公司拿到军工相关资质不久,产能有限、订单有限,公司还处于亏损状态—公开数据显示,在接受常州高新投基金 A 轮投资的前一个会计年度(2014 年),中简科技亏损达 652 万元,众多一线投资机构望而却步。
深圳高新投投资及评审团队经过多次深入调研,预判中简科技潜在的巨大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也秉持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勇于担当,果断决策,最终深圳高新投所管理的常州高新投基金,成为中简科技 A 轮唯一的机构投资者。
在接受常州高新投 A 轮投资之后,中简科技进入高速成长期,经过 4 年发展,2018 年,中简科技年度扣非净利润达 1.2 亿元。中简科技若成功登陆创业板,根据目前二级市场军工企业估值水平初步测算,此次投资回报率预计在 15 倍以上。
助力自主创新 锻造高端制造 " 中国名片 "
产业强则国强,高端新材料,常常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 " 卡脖子 " 问题。
" 高端碳纤维产品就是这样一种关键材料,它比铝还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被业界誉为‘黑色黄金’,过去长期被国外垄断和禁售。" 由深圳高新投选派的管理人员张华雪,时任常州高新投董事总经理,也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介绍,这种材料不仅在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发挥着重大作用,还能广泛应用于交通、风电、运动设备等民用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碳纤维工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 1962 年,但长期以来在产业化生产和集中度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以中简科技为代表的少数企业打破了国外技术装备封锁,这也意味着我国碳纤维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果。中简科技顺利过审,很好诠释了深圳高新投深度聚焦高端制造、助力产业发展的投资理念。
据了解,深圳高新投已在高端制造领域积累了 20 余年投资经验,助力比亚迪、大族激光、海能达等一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成为 " 中国名片 "。截至目前,深圳高新投已累计投资项目近 150 个, 其中 8 家国内 A 股上市、3 家香港上市、15 家新三板。未来,深圳高新投将通过创投子公司及旗下人才创新创业二号股权投资基金、高新投正轩天使创业投资基金、高新投正轩光明人才创业投资基金、高新投怡化融钧股权投资基金、常州高新投基金等更多市场化基金的运作,为创新者赋能,助力更多创新型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深圳晚报记者 郭海南 通讯员 谢瀞颐 责编 徐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