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健康中国 刚刚

远视储备减少,近视风险增加!这样做守护孩子视力发育“储蓄罐”|科普时间

2025 年 9 月是第 11 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主题为 " 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预防和减少近视发生 "。

远视储备 " 只出不进 "

别消耗太快

对于 3 岁左右的幼儿来说,拥有一定的远视储备,就像给视力装上了 " 保护盾 ",是眼睛健康发育的重要标志。那么,什么是远视储备呢?

简单来说,它是孩子出生时自带的视力发育 " 储蓄罐 "。新生儿的眼睛通常处于远视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逐渐发育,眼轴慢慢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这个过程被称为正视化。

而远视储备,就是正视化完成前,眼睛里留存的生理性远视度数,它能帮助孩子应对未来因近距离用眼(如看绘本、玩电子产品)带来的视力负担,有效延缓近视发生。

3 岁孩子通常有 300 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量,不过家长需要注意,这个视力发育 " 储蓄罐 " 只出不进,节约使用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孩子的远视储备会以每年 25 度左右的速度自然消耗。这是眼睛正常发育的过程,但若消耗速度过快,如 6 岁时,孩子的远视储备量不到 75 度,就意味着未来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加,医学上将其定义为 " 近视前期 ",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02

验光和眼轴测量

监测视力的重要一步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孩子的远视储备情况呢?

儿童远视储备的科学评估并非只看单一数据,而是需要结合视力、屈光程度、眼轴长度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其中散瞳验光和眼轴测量是核心依据,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孩子视力的真实状况。

校园筛查通常采用电脑验光的方式,可以监测孩子视力变化,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屈光状态及其变化。当筛查显示孩子可能存在屈光异常时,家长需尽快带孩子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

电脑验光通常会低估远视储备量,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可以准确客观评估远视储备量。有些家长担心散瞳会伤害孩子的眼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散瞳后出现的瞳孔放大、户外畏光等不适,都是暂时的,不会对视力造成长远影响。

有了散瞳验光给出的 " 基础数据 ",接下来的视力监测就离不开眼轴测量了。眼轴测量能评估近视进展的程度及速度,也能用于评估远视储备消耗是否过快。可能有家长感到疑惑,眼轴和远视储备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来说,远视储备下降、近视发生发展的本质,都是眼睛屈光结构发生了变化,而眼轴延长是最核心的原因。眼轴就像眼球的 " 前后径 ",孩子年龄越小,眼轴生理性增长速度越快。

新生儿眼轴长约 16.5 毫米,出生后快速增长,至 3 岁时增长约 5 毫米,而后眼轴增长速度逐渐减慢,6~10 岁儿童的年眼轴生理性增长为 0.1~0.2 毫米,到 13 岁左右趋向平稳,此时眼轴大致为 23 毫米。眼轴的增长与近视进展密切相关,眼轴年增长量 1 毫米时,儿童近视的进展为 150~250 度。

比如 3~5 岁儿童,眼轴每年安全增长中位数是 0.25 毫米,这个阶段的增长通常不会消耗远视储备,属于正常发育;但到了 6~12 岁,眼轴增长应放缓,安全增长中位数降至 0.18 毫米,如果此时眼轴变化量远超这个数值,就意味着远视储备在 " 加速消耗 ",或许近视已经开始进展,必须及时干预。

当孩子有了第一次散瞳验光的基础数据后,后续无需每次都散瞳,只要每 3~6 个月定期复查,就能准确判断远视储备的变化趋势。在儿童发生近视前 2 年和近视发生的当年,通常眼轴变化量是最大的。

因此,定期监测眼轴能及时判定远视储备量的变化趋势,预警近视的风险,也能精准判定已经近视孩子近视控制措施的效果。

03

做到 " 四好 "

守护清晰视界

现在两三岁孩子的远视储备量和几十年前的同龄孩子相差不大,可是现在的孩子太 " 宅 " 了,在户外奔跑玩耍的时间不够,远视储备这个视力发育 " 储蓄罐 " 被快速消耗,近视便容易找上门。保护远视储备量,需要从娃娃抓起,从日常行为习惯抓起。

1. 要玩好

很多家长可能没想到,孩子在户外玩耍是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每天多增加 1 小时户外活动,能让近视发生风险降低近 45%。20 年前,多项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每天 2 小时以上的白天有效户外活动,或者每周累计达到 14 小时,能预防近视发生。

现阶段,孩子面临更多近距离用眼的负担,想要更好地保护远视储备,建议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要尽量达到 3 小时以上。

户外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白天户外自然光照下的散步、跑步、骑自行车、踢球、荡秋千等,都是户外活动。如果具有一定活动强度,开展一些户外运动,效果会更好。可以让孩子多次去户外活动,每次半个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的核心是 " 白天自然光照 ",不管是晴天、多云天,还是阴雨天,只要在太阳升起后、落下前的白天时段,户外的自然亮度都远高于室内。当然,户外活动要避开午后高温暴晒时段,减少紫外线辐射暴露。

每天所有课间(10 分钟)都离开教室的孩子,一天增加了 80 分钟的户外活动时间,与课间不离开教室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的近视率与近视加深程度明显下降。因此,在上幼儿园及小学时,要尽量让孩子每个课间都离开教室,去走廊或操场上走走,目 " 浴 " 阳光。

2. 要读好

幼儿阶段要尽量少读、迟读,这也是保护远视储备量的关键。如果要读,要劳逸结合,优先选择纸质书,少用电子产品。坐姿要端正,坚持 " 一尺一拳一寸 ",即眼睛离书本一尺(约 33 厘米),胸口离桌沿一拳(约 6~7 厘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约 3 厘米)。

阅读、书写时,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光线不足时,打开房间顶灯和台灯,尽量减少晚间阅读、书写或使用电子产品。提倡 20-20-20 护眼法,每次阅读、书写或看手机等近距离用眼 20 分钟时,要抬头眺望 20 英尺,即 6 米外的远方 20 秒以上。

3. 要睡好

充足的睡眠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非常重要,还影响视力的发育。睡眠时间少常意味着长时间的夜间阅读、书写或使用手机,更易促使远视储备量快速消耗并导致近视的发生发展。因此,要早睡、睡足、睡好。幼儿及小学阶段,要尽量保障每晚 10 小时睡眠。此外,建议孩子睡着后不要开小夜灯。

4. 要吃好

视力保护,预防近视,主要和 " 看 " 有关,和 " 吃 " 也是有关联的。要做到均衡饮食,不偏食。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多种有益于视力健康的物质,还可以多摄入鱼类、豆制品、鸡蛋等优质蛋白及富含深海鱼油类食物。要让孩子少吃甜食、油炸食品等,少喝含糖饮料,同时,尽量避免饭后马上看电子产品或阅读、书写。

可能有家长会问,有没有特殊的眼镜、药物能保护远视储备?近年来,一些特殊的光学眼镜、药物及其他医疗器具被探索性用于远视储备量明显不足或近视前期的防控,不过还需要更多、时间更长的研究来证实。

对现阶段的孩子来说,保护远视储备的核心,还是从玩、读、睡、吃这些日常习惯入手。愿更多孩子在户外玩起来、跑起来,拥有一双明亮、清晰、健康、美丽的眼睛。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