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政事儿 15分钟前

7 个答案带你了解《731》

至截稿时,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影片《731》想看人数已经突破了 451 万,创造猫眼平台想看人数的最高纪录,而曾高达 99.7% 的排片率更是创造国内影史之最,可见影片的关注度之高。

对于这样一部备受关注的影片来说,观众在观看前一定会有很多问号,比如这部影片究竟讲了什么故事?面对片方已明确标注 " 未满 18 周岁谨慎选择观看 " 的警示,家长是否适合带领未成年人去观看?片中会有很多令人生理和心理不适的镜头吗?这部影片镜头会比 1988 年那部《黑太阳 731》尺度更大吗?姜武、王志文、孙茜等演员饰演的角色最后结局是什么?这部影片与同题材纪录片和大量历史证据相比,影片能做到严格尊重历史吗……

新京报作为较早内部观看过影片《731》的媒体,将会为观众答疑,同时可以严肃地告诉观众,《731》不是一部提供娱乐的电影,而应该是一次沉重的历史教育和精神洗礼,它注定会让观者感到不适和压抑,但这正是其存在的价值——用最直白的方式,抵抗遗忘,守护真相。(文中含部分剧透)

1. 可以带未成年孩子去观看吗?

答:影片已多次在海报和预告片中明示 " 未满 18 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 "。全国各地的一些影院已接到家长相关咨询,他们多数选择 " 大人先观影,再决定是否带孩子二刷 ";建议 18 岁以下由家长陪同、预先疏导(可以用纪录片或图文先给孩子简要介绍 "731 部队 " 犯下什么罪行等,避免镜头第一次冲击)、未成年人随时可离场;或者等流媒体上线后,家长再尝试与未成年孩子分段观看。

影片《731》海报在最下方注明 " 未满 18 周岁请谨慎选择观看 "。

2. 看完片子后是否会让人生理不适?是否会心情压抑到需要做好心理建设?

答:影片在血腥场面的处理上注定会遭遇两难:过于真实血腥可能流于感官猎奇并引发不适,过于克制又可能削弱历史震撼力。与 "731" 罄竹难书的罪恶,侵略者对这段历史的否认、战后处于阴暗目的包庇等相比,真正的 " 不适 " 应该是历史本身。

观众在打算观影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 "731 部队 " 的历史背景,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告诉自己即将看到的是一场对暴行的控诉,而非单纯的感官刺激。观看这部影片不仅会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力,更是希望每一个观众都在观看后痛定思痛,能更加警醒,铭记历史,希望这样能帮助观众在观影感到不适时找到支撑点。如果观众在观影后一段时间内仍感觉心理不适,建议寻求心理咨询来疏解情绪。

3. 影片大概讲了什么故事,会很复杂吗?

答:面对那段庞杂且残酷的历史,影片在叙事结构上选择以一个小人物串起整个故事。故事发生在 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的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这里以 " 防疫给水 " 为名,秘密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研究,并大肆抓捕苏联人、蒙古人和当地平民进行活体实验。当地小贩王永章(姜武饰)和其他许多普通中国人一样,被日军强行抓入了所谓的 " 特设监狱 "。日军用 " 配合健康检查与防疫研究即可换取自由 " 的虚伪承诺欺骗他们,但等待这些无辜百姓的却是难以想象的极端非人折磨。

《731》剧照。日寇在进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烧伤研究。

王永章在被日军逮捕前,他曾看到报道抗日传奇英雄王子阳的报纸,作为小人物的他,很崇拜英雄。在 731 的监狱中,日寇看中他粗通几句蒙古语和俄语加上很有眼色,就让他担任类似 " 牢头 " 的小管理职务,他借着可以给各牢房送食物的便利,接触到形形色色的狱友,同时他也逐渐发现日寇的伪善与残忍。面对大量被欺骗、被迫害、最后成为人体实验品死去又被焚烧的狱友,王永章决定 " 做一次英雄 ",他利用在监狱各处收集到的情报,发现日寇在某一节日当天的监狱管理上将会有松懈之处,他决定利用这一难得时机带领狱友越狱逃出魔窟。狱友们得知这一好消息后,开始有了 " 王永章就是英雄王子阳 " 的传说。但当付出重大牺牲后," 越狱 " 的他们发现,前方等待他们的竟然是日寇早已布下的陷阱,当他们被押送到郊外进行细菌炸弹爆炸实验时,开始爆发最后的抗争。

《731》海报。王永章带着孙明亮试图越狱。

据记载,抗联曾经有过袭击 " 中马城 " 的秘密计划,抗联战士王子阳,进哈尔滨侦察时被日本人圈街抓到侵华日军建立的细菌战实验基地、五常背荫河镇 " 中马城 " 后,他探知了日军在这里进行人体实验的实情,这里关押着很多普通百姓、抗联战士和中共地下党的同志。1934 年中秋节," 囚犯 " 们乘日本卫兵喝酒喝得烂醉时,用酒瓶砸昏卫兵,夺取钥匙打开了牢房,举行暴动,其中有 16 人逃了出去,其中包括王子阳,他在越狱成功后向世界揭露了 731 部队的罪行。(电影《悬崖之上》中张译饰演的张宪臣有一句重要台词,他说背荫河那里发生了越狱,之后日本人就把那里炸了," 你说他们是要隐藏什么才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这些台词指的就是 731 部队背荫河细菌实验场和成功越狱事件。)

4. 影片中的人体实验镜头会比 " 童年噩梦 " 影片《黑太阳 731》更恐怖吗?

答:1988 年上映的影片《黑太阳 731》,镜头相对偏写实纪录风格,由于在拍摄中大量使用真实医学档案影像与剧情结合,带来的是一种更原始、更持久的心理震撼,导致片中 " 冻伤后剥臂 "" 活体解剖 " 等镜头成为当时不少观众的童年噩梦。影片《731》的人体实验镜头在 " 历史真实 + 技术升级 " 双重加持下,将比 1988 年的《黑太阳 731》更残酷、更具生理冲击力。

新版采用 4K 拍摄 + 后期特效化妆,冻伤、解剖、毒气实验等场景的伤口纹理、血液流动、肌肉撕裂细节被放大数倍,清晰度远高于《黑太阳》的 16mm 胶片。而《黑太阳 731》经典场景 " 冻伤后剥臂 "" 活体解剖 " 镜头被新版保留,只不过画面时间相对短,并且在镜头呈现上会有一定的细节模糊化。但新版增加了 " 钢板控爆 "" 分级毒气 "" 跳蚤实验 " 等段落。为了避免 " 苦难奇观化 " 和过度血腥,孕妇活体取婴儿的罪恶镜头没有正面实拍,而是通过旁观者表情和试验台上的血迹进行了暗示,但最后在罪证展示镜头中,可见几位孕妇和婴儿的标本。克制的表达有时比直白的展现更有力量。

如果你当年曾被《黑太阳 731》吓到做噩梦,那么《731》在清晰度、细节量、痛苦时长三方面将全面 " 升级 ",确实可能带来更强烈的生理不适与情绪压抑;成年人观看前也需做好心理建设,未成年人请谨慎选择观看。

5. 姜武、王志文、孙茜等演员饰演的角色最后结局是什么?

答:姜武饰演的王永章在影片结尾做了戏剧化的 " 模糊 " 处理,可以看做是在最接近自由时倒在日寇的枪口下,也可以理解为代表着希望的他或许只是重伤并没有死去,因为他还要向世人揭露 "731" 部队的反人类滔天罪恶。

王志文饰演的杜存山在狱中关押时间较久,他自知等不到自由,决定用生命来撕开日寇 " 健康换自由 " 的鬼话,而他细心搜集的情报,也为 " 越狱 " 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李乃文饰演的顾博轩生性胆小,他时刻担心一同入狱并已怀孕妻子林素贤的安危,曾在停尸间目睹日寇暴行的他,却在最后时刻将活下去的机会让给年轻的狱友孙明亮。

孙茜饰演的林素贤,入狱前可能曾是医务工作者,在狱中却护不住自己和肚里的孩子,当即将生产的她被活着送入解剖室时,无助的眼神令人绝望。

林子烨饰演的孙明亮,本是变戏法的卖艺少年,却被送进魔窟,他的纯真和乐观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微光,最后在活埋犯人的深坑中,象征着光明的他被众多狱友叠成人塔托举向上爬时,却仍逃不脱冰冷的刺刀。

《731》角色版海报。

6. 影片中有关女性受害者的镜头会是全片最大泪点吗?

答:当孙茜饰演的孕妇林素贤总是用警惕的眼神看向铁窗外和她总是下意识地双手护住腹部时;当李善玉饰演的梁艾英最后和爹一起全身烂透,才知 " 防疫 " 原来是要命的谎言时;当乌兰托雅饰演的小女孩,单纯地举起小胳膊被日寇注射菌液时;当妈妈在毒气室里试图通过举高小女儿来换取 " 不可能 " 的生机时……观众会在黑暗中伴随自己的心跳,引发情绪决堤。

7. 与同题材纪录片和大量历史证据相比,影片能做到严格尊重历史吗?

答:《731》导演赵林山曾说:" 我们拍的不是电影,而是证据。" 据悉,赵林山耗时多年查阅超过百万字文献,其中包括哈尔滨图书馆藏的 731 部队原始实验报告、大量幸存者口述实录及国际军事法庭庭审记录。为确保历史严谨性,剧组邀请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馆长金成民担任历史顾问,以求对实验器械、受害者编号、建筑平面图实行 "1:1 复刻 "。导演赵林山坚持 " 所有细节均有史料支撑。"

《731》中按照历史照片复原的 " 四方楼 "

但《731》毕竟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一部更接近 " 文献式 " 剧情片,它采用了 " 大事实真实,小人物虚构 " 的戏剧化处理。与纪录片《七三一真相》等相比,本片少了 " 画外音 + 资料堆砌 ",多了 " 可代入的人物命运 ",而非简单复刻血腥——观众通过几位身陷 731 魔窟的普通人视角一步步发现真相,看到 " 你自由了 " 的同胞被带去做死亡实验、亲历焚尸炉等人间地狱惨景,用象征着 3000 多位有名有姓的红色编号吊牌来揭露罪恶," 那些被抹去的声音,终将响起 "。

当施暴者的后代们仍在拼命抹去历史的原本痕迹时,希望《731》不单是一部电影,而是留给后人一段 125 分钟不能被遗忘的历史真相。

新京报记者 / 黄嘉龄 编辑 / 黄嘉龄 校对 /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