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走读三万里·经典永流传"9·28经典诵读活动成功举办。从长江到黄河,从黄海之滨的美丽鹤乡到西部高原的万山之州,活动以不间断网络直播的形式先后走读江苏南京、南通启东、连云港开山岛、苏州、淮安、常州、盐城射阳,以及甘肃兰州和新疆克州九个地方,致敬经典,追寻历史文化的脉络。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克州前方指挥部、兰州市委宣传部、克州党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书香全民阅读基金会、现代快报社、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兰州日报社、克州广播电视台、凤凰读书会等单位承办。
"9·28经典诵读活动"是因应书香社会建设之需而精心打造的全民阅读品牌,自2017年迄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先后以"文学地图·以阅读致敬经典""走读江南·中华经典传诵""穿越七十年·经典永流传""美丽江苏·共读经典""诵读百年经典·赓续红色血脉""大江大河大时代"为主题在江苏各地开展。今年,是这项活动首次走出江苏,实现跨省(自治区)联动。
第一站 南京 9:00-10:00
江声浩荡,9·28 经典诵读活动从这里启航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南京,水韵之城。长江自西向东流经这里,富有六朝雅韵的秦淮河,自南向北贯通城市,内外交织的水网造就了南京的开放包容与博爱。
9月28日上午9:00,"走读三万里 经典永流传"9·28 经典诵读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活动在长江边的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举办。
在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的主持下,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学者莫砺锋,著名作家叶兆言,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冯华一起寻找美好的"长江记忆",展开精彩对谈。
莫砺锋出生在离长江不远的无锡,后来跟着父母迁徙到太仓县璜泾镇,小镇紧靠长江,莫砺锋说,他中小学时最主要的旅游活动就是登上江堤看长江,长江很宽,江面像大海一样。1979 年,莫砺锋考入南京大学读研,从那时至今,在长江边上的古城南京又生活了 44 年,"所以我这一辈子应该说就是在长江边上的人。今年5月份,我在南京大学上完了最后一课,有记者来采访我,问我的教学活动是不是终止于此了?我说,我可能是从此走出了南大的小课堂,走向了社会的大课堂。我会在各种场合继续讲我的老本行——古典文学和唐宋诗词,唐宋诗词里面无数的好作品都是写长江的。"
"我一直生活在长江边的城市南京,但是我一直觉得记忆中的长江真的很远,直到现在仍住在长江边上,才突然感觉长江离我这么近。"叶兆言说,他第一次真正对长江有记忆,是初中坐摆渡船过江去八卦洲下乡劳动的时候,"在江面上,同学们都喊看到江豚了,其实我没看到,但大家都喊看到了,我就觉得我也看到了。"如今住在长江边上,叶兆言明白了为什么城市人会远离长江居住,因为长江水位变化太大,最多时候会有八米多的落差,差不多是三层楼那么高,"长江一方面非常壮观,另外一方面它也真的非常凶险。"
"我是一个外乡人,但是说到关于长江的记忆,我发现我关于长江的记忆特别丰富。"冯华在现场分享,她在湖北出生,很小就跟着父亲随军到了云南,后来又去西安读到大学毕业才来南京。冯华印象中第一次见到长江是在上初中时,"那是我第一次独自出门旅行,坐轮船过江去庐山的途中,我说,怎么会有这么宽的水?"后来,冯华在湖口见到了长江和鄱阳湖的交界处水域,长江偏黄的水流和鄱阳湖偏蓝的水流交汇一处,让她再次印象深刻。去年11月,她和一些编剧去南通采风,"那一次去了长江入海口,我又看到了长江和海交汇的地方,我跟长江的缘分真的是很深。"在冯华近期执导的纪录片电影《秦淮河边一间房》中,主角之一的杨芳也是从重庆万州坐江轮沿着长江来到南京,从卖咸菜起家,一步步成为一家网红餐馆的老板娘。
徐海谈到了自己关于长江的第一段记忆:"那应该是在 1978 年,我跟同学到长江边去,同学的父亲是渔业大队的,捞了刀鱼给我们吃,我一直记得那个时候刀鱼的鲜美。"徐海还分享了自己关于长江的思考"长江不是每时每刻都朝东流,我看过地图,在南京,长江是向北流的,到了镇江又向南流,就这么不断弯曲之后才朝向东边,这也给了我一个人生启示,你到达所谓目的地的路途并不一定是一条直线。"
在意犹未尽的对谈之后,三位嘉宾分别朗诵了自己作品中关于长江的文字片段。冯华诵读了纪录片电影《秦淮河边一间房》拍摄的原始素材里的一段话,叶兆言诵读了《南京传》中《李白来了》的片段,莫砺锋诵读了自己为《大美长江》撰写的前言《长江礼赞》。
活动现场,南京传媒学院的同学们还带来精彩的诗词联诵《我家就在江边住》,江苏省戏剧学校的肖语遥朗诵了《长江》,江苏省朗诵协会的乔立升、耿耿带来了双人诵读《我为祖国读首诗》,带领读者和观众领略诗词中的长江之美。
第二站 南通·启东 10:00-11:00
琅琅书声里,长江从这里汇入大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上午10 时,伴随着童声合唱《大海啊,故乡》响起,"走读三万里 经典永流传 "经典诵读第二场活动在南通启东保利大剧院开启。活动以"长江,从这里汇入大海"为主题,直播现场,网络主播带领读者和观众云游长江入海口的圆陀角,欣赏诗歌联诵、评弹等丰富多彩的诵读节目。
第三站 连云港·灌云开山岛 11:00-12:00
家国情怀,涛声、读书声致敬守岛人
连云港的灌云开山岛,是"人民楷模"王继才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迎着徐徐海风,踏着滚滚海浪,大家走"读"黄海前哨,致敬守岛人。
第四站 苏州 12:00-13:00
望亭繁华,书香运河吴门第一镇
直播第四站来到苏州相城望亭。望亭,古名御亭,曾名鹤溪。望亭是京杭大运河进入苏州的第一站,拥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下令开凿苏州望亭镇至常州奔牛镇的运河,距今已有 2500多年,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白居易的诗句"灯火穿村市,笙歌上驿楼"生动描绘了古代望亭的繁华盛景。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望亭留下了稻作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以及古驿文化的印记。
活动期间,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马亚中在望运阁举行《诗咏运河第一镇》主题讲座。中秋将近,马亚中还专门带来了元代诗人张翥的七言律诗《中秋望亭驿对月代祀北还 》解读,讲述了诗人于望亭月夜畅饮的豪迈举动,他说:"古往今来的诗人往来运河,不仅描写了运河旖旎的景色风光,也见证了时代的兴衰,堪称大运河诗史。值得大家进一步发掘研究。"
第五站 淮安 13:00-14:00
传承经典,逐梦未来
以文字拥抱繁盛,以诗句牵手优雅。在大运河畔的淮安,来自社会各界的诵读爱好者齐聚一堂,用饱含深情的朗诵,传承经典,筑梦未来。
本次活动远程连线《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鲁迅文学奖得主、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并特邀知名文史专家李巨澜和李倩,围绕"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主题,与现场读者进行面对面交流。专家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帮助现场读者更全面深入了解"运河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六站 常州 14:00-15:00
寻百科人生,品书香绵延
钟灵毓秀,书香飘逸。9·28 经典诵读活动第六站在常州市钟楼区西林公园椿芳书苑举办。
钟楼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处。抗倭英雄唐荆川、民族工商业先驱盛宣怀、革命领袖瞿秋白、艺术大师刘海粟等名人精神青史长存。活动举办地椿芳书苑,就是以姜椿芳名字命名的。姜椿芳出生于钟楼区西林街道,是我国当代文化界的前辈,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的"狄德罗"。
活动现场,国家一级作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振羽为大家分享了《常州运河边漫说中国近代史》。
第七站 射阳 15:00-16:00
鹤鸣九皋,在袅袅书香中奔赴诗与远方
"在海陆交响的北纬 33°,一种年轻的目光,打开了那片海。用奔腾的江河作墨,用坦荡的湿地作纸,在凭海临风的交汇点上,挥毫写下‘射阳’ ……"9 · 28 经典诵读第七场活动在盐城市射阳县杂技艺术中心拉开大幕。此次活动主题为 " 鹤乡湿地——北纬 33° 最美海岸线 ",精致、精彩、精绝地展现了射阳独特的人文魅力。
第八站 兰州 16:00-17:00
因黄河才有了这座城市的灵性
作为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省会城市,兰州历史悠久而厚重,文化多彩而独特。9 · 28 经典诵读活动第八站来到了甘肃兰州,在坐落于黄河沿岸的黄河楼上,读者们领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兰州历史文化之旅。
兰州在历史上曾用名为"金城",其背后蕴涵着怎样的典故?雷紫翰解释,凭借黄河天险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冷兵器时代,兰州这座城市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因此被称为"金城";也有说法是由于古金城由黄土建造,在早霞和晚霞的照耀下显得金碧辉煌,因此得名。从"金城"到"兰州"的转变,也与兰州的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有关,黄河穿城而过,两山夹着河谷盆地,在两岸和半山坡之间,兰草生长茂盛,"兰州"这个雅号便逐渐为人们所使用,"无论金城还是兰州,无一不充满美好的寓意"。
关于胜迹书写,向来有"地以一诗传"的说法,马步升提及,中华大地上很多风景名胜、历史遗迹,往往因其曾被文人书写而广为人知,兰州同样如此。自兰州诞生起,有关这座城市的文学书写从未停止,从金代文人邓千江《望海潮》中的"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到明初文人王祎《兰州》中的"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从作家王家达笔下《清凌凌的黄河水》到作家叶舟书写的《西北纪》,古往今来的文人都在用文学的方式塑造另一个兰州,抒发对兰州的深厚情感。
作为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汪小平对兰州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在他看来,兰州是一座因河而生的城市,兰州的魂和根都在黄河中,因为黄河,兰州这座城市才有了灵性。汪小平深情地说:"兰州是一座特别好的城市,兰州是一座真实、朴实的城市,兰州最大的特点是包容,天南海北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在兰州既能感受到属于西北的山脉和大漠、黄土高原的苍凉和厚重,也能感受到江南小桥流水的温润。"
对谈环节后,精彩的诵读和演出展现了别样的兰州风情。英文朗诵《黄河颂》歌颂了黄河的汹涌和澎湃、伟大与坚强。在铮铮琴声的伴奏下,一段《古诗词联诵》带领读者重温了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兰州。
第九站 新疆克州乌恰 17:00-18:00
中国西极,高原盛景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9 · 28 经典诵读活动第九站,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克州位于昆仑山南天山的崇山峻岭中,有"万山之州"之称,辖阿图什市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3县。克州人文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的荟萃之地及东西文化的交融之地。传承一千多年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一部浓缩的柯尔克孜族历史,也是闻名于世的中国三大少数民族史诗之一。克州山水雄奇,风貌壮美,境内冰川公园、慕士塔格峰、喀拉库勒湖是国家级旅游景区,还有乌恰红山谷、阿图什天门、阿图什大峡谷等自然景观。历史上的克州,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克州分场活动以"中国西极·高原盛景 "为主题。在克州乌恰县吉根乡镌刻着"中国西极"的碑石前,来自吉根乡小学的柯尔克孜族小朋友们朗诵了《使至塞上》《江城子》《马诗二十三首(其五)》三首经典古诗词,《玛纳斯》传承人马买提吐尔干 • 马买提倾情演绎了《玛纳斯》史诗中的《大婚》片段。
本次活动中,"人民楷模"布茹玛汗·毛勒朵来到镜头前,亲切地向全国各地网友打招呼,主持人还带领大家"云参观"了护边主题教育馆,展馆珍藏的每张荣誉证书、每张照片,都在诉说着布大妈艰辛而动人的护边故事。随后,在展馆院墙的巨幅党旗前,小朋友们满怀激情地朗诵了《我们爱你啊!中国》,以此迎接即将到来的国庆节。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王凡 陈曦 张垚仟 姜斯佳 陈莹 严君臣 王晓宇 何洁 高达 徐晓安 朱健 李子璇 张敏 王菲 / 文 牛华新 王曦 花宇 赵杰 施向辉 陈云龙 邹嘉丞 / 摄
克州图片由现代快报援疆同志提供,射阳图片由彭岭提供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