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9 日将迎来中秋佳节。《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年中秋当天可以欣赏到农历八月最圆月,也是年度第三大满月。月圆究竟十五多还是十六多?天文科普专家为您揭秘。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说,要搞清月亮几时圆,得从为什么会有盈缺变化说起。月球本身不发光,可以被看见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随着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从地球上看,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区域也会呈现不同形状,称为月相。
当月球与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同,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完全看不到月亮,这一时刻的月相称为 " 朔 ",每一个朔所在的朔日都是农历初一。当月球与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差 180 度,地球处在月球和太阳正中间,月球朝向地球的部分被太阳完全照亮,我们会看到满月,这时的月相称为 " 望 ",当天为望日。
满月发生在哪一日,取决于朔的时刻和朔望的间隔。王科超介绍,从统计学上看,朔平均分布在农历初一的任一时刻,而每次从朔到望的时长有所差异,最短约 13.90 天,最长约 15.61 天,平均 14.77 天,且接近平均值的概率更大。由于朔望平均间隔略大于 14.5 天,望落在农历十五、十六的概率最高,且十六月圆的概率略大于十五月圆。而在更少数情况下,望可能会 " 晚点 " 到农历十七,或 " 提早 " 到农历十四。
" 以中秋月圆为例,2000 年到 2099 年的 100 年间,有 48 次中秋月是‘十六圆’,37 次‘十五圆’,15 次‘十七圆’,这一期间没有‘十四圆’。
今年中秋是自 2021 年起,连续第三年‘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下一次中秋月‘十五圆’要等到 2030 年。"王科超说。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