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更快,始终是物流的核心。9 月 26 日,菜鸟宣布在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韩国实现 5 个工作日送达,提升从揽收到派送的效率,并尽可能降低退货比例。同一天,菜鸟上市有了眉目:阿里巴巴拟通过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一天内,菜鸟的 " 国际化进度条 " 拉长。
相较于国内电商物流,跨境物流的场景更为复杂,流程也较为繁琐,经常面临丢件、流程不透明、收费标准不统一、效率低下等难题。因此,想要顺利提高履约效率,跨境物流企业还要思考如何兼顾时效、体验与成本。
提速至 5 天送达
9 月 26 日,根据港交所公告,阿里巴巴拟通过以菜鸟股份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的方式分拆菜鸟。据了解,当前香港联交所已确认阿里巴巴能够进行拟议分拆。根据公告内容,拟议分拆完成后,阿里巴巴将继续持有菜鸟 50% 以上的股份,因此,菜鸟将仍为阿里的子公司。
同一天,菜鸟一边忙着敲定上市计划,一边将跨境物流提速。相比多年前长达 30 天甚至两个月的时效,当前的跨境物流配送速度已经大幅提升,但还远远不够。菜鸟正式宣布上线 " 全球 5 日达 " 国际快递快线产品,首批落地英国、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和韩国。菜鸟集团副总裁、国际快递总经理丁宏伟表示,作为规模化落地的跨境电商快线产品," 全球 5 日达 " 未来将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
具体而言,上述五国消费者在速卖通 Choice 频道下单带有 "5-daydelivery" ( 五日达 ) 标识的商品,能在 5 个工作日收到来自中国的包裹。速卖通物流供应链总经理轶云透露,今年 3 月,菜鸟与速卖通最先在韩国试点 5 日达产品,"3 月上线,5 月速卖通在韩国的订单量同比提升 100% 以上 "。
从出仓到抵达消费者手中,跨境物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物流企业在消费者下单后会在仓内进行揽收,包括消费者的确定性订单,以及预处理订单。随后仓内的包裹会进入到干线仓等待安检,期间国内的多个货站进行清关、分拨一体化的运作。包裹通过飞机到达目的地国之后就会开始进入拆包、清关和目的地分拨环节,上述环节完成后才进入到末端派送。
相比于国内电商物流,跨境物流覆盖了诸多环节,又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清关链条。在一定环境下,外包服务商和当地物流商联手的跨境模式更为普及,但 " 转手 " 环节过多导致丢件事件时有发生,还会发生商品流转信息丢失、额外加价等。
即便是流程繁琐,国内的巨头们依旧争相加码跨境业务。阿里、腾讯、京东、字节跳动和拼多多等均在不间断发力海外业务,既有亲自下场布局,也有通过投资并购的行为,无一例外的大手笔搅动着海外的跨境市场。
比拼时效和成本
一时之间,巨头们冲向海外市场,对跨境物流表现出了迫切的诉求。可见的原因是,跨境电商已经成为外贸增长的新摇篮,并不断高速增长。
海关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超过 2 万亿元,达到 2.1 万亿元;2023 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 1.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其中,出口占了 8210 亿元,同比增长 19.9%。一方面全球经济回暖,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与体验,高性价比的跨境电商优势再次凸显出来;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开始比拼时效、成本和体验。
市场很广阔,巨头们不吝投入希望在跨境电商市场撕开缺口,只不过想要顺利分得一杯羹,巨头们难免要碰上大量难题。现阶段,时效慢、价格高、不稳定是跨境电商和物流企业统一面临的痛点。具体而言,海外用户对跨境物流时效提出了更高要求,时效成为下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此外物流费用占据跨境电商总成本可超过 30%,压缩物流成本成为商家降本关键。
跨境商家也越发看重最终物流达成率,逆向物流、预约派、周未派、自提柜等配套设施。与此同时,跨境物流企业还要和当地商品供给 " 掰手腕 ",不仅要确保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更短,还要确保时效稳定。丁宏伟解释称:相较于当地的商家和物流企业,跨境时效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目前菜鸟已经将跨境物流时效从 60 天缩短至 5-10 天,还实现了周末派件、地址自动查询识别等。
与商流打配合
无论物流跑的多快,都需要稳定的商流做支撑。据了解,配送速度每快 10 分钟,商品成交的达成率可以提高 90%。漫长的一个月配送时长,与次日达、5 天送达相比,后者的成交率可想而知。
哈尔滨市壹玖时代大数据有限公司负责人高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旗下家居产品遍布了日韩欧美等国家,2016 年跨境物流还需要 60 天,2021 年缩短至 10 日达,现在平均可实现 5 个工作日送到," 因为物流配送更快了,店铺业绩实现了同比 5 倍增长,2022 年 7 月店铺成交 14.5 万美元,今年同期达到了 69 万美元 "。
或许是受益于菜鸟跨境物流体系的日渐完善,全球速卖通的增速也保持较高水平。轶云提供的数据显示,速卖通买家数增长了 45%,订单量增速保持在 50% 的水平,金银牌商家 GMV 增长超过了 100%。
" 电商的场景非常复杂,与之对应的跨境物流想做好也并不容易。" 丁宏伟坦言商品和物流出海的艰难。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的发展向来是亦步亦趋,前者场景复杂、时效敏感、价格敏感,竞争门槛逐渐走低,这些都对跨境物流的长线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为此,跨境物流要变得更加灵活,需要能从容应对大促订单的海量爆发、包裹波峰和波谷。时效也要越跑越快,尽可能跑赢当地物流配送。与此同时,无论是发货的跨境商家还是收货的消费者,均对价格较为敏感,这就意味着跨境物流要提速但不能加价太多,将成本控制在商家端与消费端能承受的范围极为必要。但不可否认,跨境电商想实现规模化发展,势必要依靠成熟和灵活的跨境物流。
北京商报记者 赵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