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ZAKER 合作

德国有望锁定重要政策胜利 2035 年后内燃机引擎将继续在欧洲轰鸣

财联社 9 月 25 日讯(编辑 史正丞)今年初,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先后批准 "2035 禁售燃油车 " 的法规,不过在德国的坚持下,欧盟给这项政策留下了一个后门——使用 E-fuels(电燃料,一种合成燃料)的内燃机引擎还是能用的,但怎么界定豁免的边界,欧盟相关的立法也有了新消息。

首先,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什么是 E-fuels。电燃料使用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电能从水中分离氢气,再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混合。产生的液体或气体含有与汽油、柴油或甲烷类似的烃链。这种技术的支持者(油企和部分传统车企),认为这些二氧化碳本来就是从空气中 " 抓 " 来的,所以 E-fuels 也应该被视为气候中性的能源。

当然,使用 E-fuels 的另一个好处,正是保留了内燃机在未来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也保住了引擎的轰鸣声,以及这一条经典产业链相关工厂、工人的饭碗。

目前 E-fuels 的产能建设仍处于早期,全球第一个商业化 E-fuels 工厂于 2021 年在智利落成,背后的支持者正是德国保时捷。该工厂计划满产规模为 5.5 亿升 / 年。基于目前有限数据的猜测,到 2030 年每升 E-fuels 的生产价格仍将达到 3-4 美元。作为对比,这个礼拜美国的平均燃油售价也只有 1 美元 / 升。

(来源:保时捷)

欧盟草案说了些啥

根据周一的最新报道,拟提议的欧盟草案显示,将允许汽车使用可再生电力和 " 捕捉的二氧化碳 " 所生产的 E-fuels,确保不会向大气层增加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另外,从玉米提取的生物燃料,也不会被允许在 2035 年后继续使用。欧盟草案的措辞为 " 非生物来源的二氧化碳中和燃料,必须实现至少 100% 的温室气体减排 "。

同时,汽车制造商需要让引擎能够识别 E-fuels 和传统燃料,以避免规则被钻空子。欧盟草案要求汽车制造商必须确保车辆搭载 " 燃料监控和诱导设备 ",确保车辆无法在使用其他燃料的情况下启动。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也需要确保这套监控设备,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做到防篡改

作为大众、梅赛德斯 · 奔驰、宝马、保时捷的传统汽车制造业大国,德国一直在要求 2035 年后能让内燃机引擎新车上路。由于种种限制,E-fuels 的使用成本会更贵一些,引擎的轰鸣声很有可能只会局限于一些非常高端的车型。

欧盟内部与汽车排放有关的拉扯也在继续。在周一被称为零碳排放的 " 欧 7 标准 " 讨论中,德国未能把 E-fuels 塞进严格的新标准中。德国经济事务和环境行动部的国务秘书斯文 · 吉戈尔德(Sven Giegold)对媒体表示:" 现在正在进行紧张的协商,德国需要法律上的确定性。"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觉得文章不错,微信扫描分享好友

扫码分享

热门推荐

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