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岗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肖洋介绍,王先生今年 53 岁,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平时以务农为生。2019 年,王先生在体检时发现肝右叶占位,在治疗中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肝脏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伴坏死。但王先生术后依然间断出现肝脓肿,辗转多地多家医院就诊后,肝脓肿还是持续出现,未见明显好转。
经过寄生虫抗体回报,果然为包虫抗体阳性,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肖洋副主任多次组织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讨论过程中,李婷婷主治医师多方面查询包虫感染相关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进行汇报,肖洋副主任则根据患者病史,分析患者病情变化,关卫教授作总结发言,进一步明确寄生虫感染可能,并建议行 NGS 检查 ( 新一代 DNA 测序技术 ) ,来明确病因。
在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检查顺利进行,结果最终回报为多房棘球绦虫感染。至此历时 4 年、辗转多家医院、饱受疾病折磨后,王先生终于得到了明确诊断:肝棘球绦虫病。肖洋副主任对此表示,肝棘球蚴病,也称为肝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蚴侵入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这种疾病主要流行于畜牧区,如我国的内蒙古、西北、四川西部、西藏等地区,大多数肝棘球蚴病患者是由于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随着病情发展,蚴在肝脏内逐渐发育为包虫囊,囊肿变大后会压迫周围脏器并产生一系列症状。
" 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主要是犬,当人与犬接触时,就有机会将虫卵误吞入胃,王先生 7-8 年前曾养过狗,我们判断可能就是因此染病。" 肖洋副主任介绍说," 肝棘球蚴病因为比较罕见,在临床诊断上十分棘手,我们也是通过 NGS 检查来进行最终诊断,NGS 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变异,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包括癌症、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据了解,在明确诊断后,王先生已经开始接受驱虫治疗。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