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 " 本是深入人心的概念和品牌,但近年来,这个概念和品牌却被一些 " 剑走偏锋 " 的网红极大损害了。凉山公安侦查发现,2022 年以来网红公司通过话术、剧本摆拍贫困、悲惨身世的短视频,刻意包装公司旗下多个网红主播,雇佣 " 网络水军 " 涨粉引流、刷量控评,不断哄抬主播直播间热度,直播带货假冒的原生态农特产品,达到高额销量目的,谋取暴利。
其中," 凉山曲布 "" 赵灵儿 " 最为典型。网上,一段美好的叙事曾经打动过很多人:2022 年 8 月,一条 " 赵灵儿在四川凉山偶遇曲布 " 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一位清纯女子误入大凉山深处,偶遇一位英俊淳朴的乡村小伙,盛情邀请她到家里做客 …… 曲布以视频中展现出的淳朴、善良、帅气,迅速在网络上走红。不到一个月,赵灵儿和曲布的两个视频账号都涨粉百万,一时炙手可热。两人拿到了流量的 " 第一桶金 " 后,迅即打着助农、创业、扶困的旗号直播带货,让网友流泪又出钱。
" 助农 " 是好事,可惜某些人的 " 助农 " 是彻头彻尾的欺诈。而他们拿着事先设计好的 " 台本 "、话术,把众多粉丝耍得晕头转向,安排的是一种 " 人造情怀 "。两人之所以混得风生水起,是因为背后隐藏着制假售假灰色产业链:打造虚假人设孵化网红,通过编撰剧情拍摄视频,再到后端农产品供应流量变现。其所谓的 " 优质原生态 ",不过是对大凉山农特产品的假冒。这些问题商品销售至全国 20 余个省市,销售额超千万 ……
从单纯卖惨,到成系统、成规模地制造情怀生意," 凉山曲布 "" 赵灵儿 " 代表了网红直播带货虚假宣传的 2.0 版本。那些拼命挂在 " 凉山 " 形象之上的网红脸,向世人展现了什么是贪得无厌、卑鄙无耻。
近年来,凉山州电商产业快速发展,2022 年全州实现电商交易额 107.37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27.7%。诸多网红的直播带货,确实助推了地方发展,但应该看到,某些网红对地方资源和形象的透支,带有较强的破坏性,必须将这些负面力量加以 " 剔除 "。
凉山此次重拳出击,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 54 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 11 人),已批准逮捕 18 人,捣毁 MCN 机构 5 个,查封涉案公司 14 家,查扣涉案蜂蜜原材料 20 余吨,假冒 " 大凉山土蜂蜜 " 成品 4700 余瓶,创下一个纪录。事实说明,唯有依法严惩网红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才能还市场应有秩序,才能重建直播带货健康生态,也才能让一个地方的声誉免受 " 牵连 "。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